|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漏洞比腦洞還大的恐怖片 我看笑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高概念,且多漏洞。


  盡管已經是第二部,《寂靜之地》依舊沒能解決它的擰巴——

  高概念,且多漏洞。


  高概念是說它的劇情設定。與大多數主流恐怖片,比如歐美的血漿、日本的心理、泰國的怨靈不同,《寂靜之地》是一部靠聲音,或者說靠沒有聲音來取勝的電影,它要的就是在盡可能悄然無聲的環境裡,用極為豐富的鏡頭語言,來減少對演員對白的依賴。

  

  它用安靜的方式,來表現電影的緊張和恐怖。

  電影的背景是末日世界,因為天降隕石,而出現了一種擁有超級靈敏聽覺的殺人怪物——只要聽見與人相關的聲響,怪獸就會追捕而來,直到殺光殺淨才算徹底消停。

  用第一部的宣傳語來說就是:“一旦它們聽見你,就會開始追捕你。”

  要讓這個高概念成立,它就要對怪獸做出非同尋常的設定:首先,怪獸沒有眼睛或者說沒有視力,它是瞎子;其次,盡管是瞎子,但怪獸的聽覺超級靈敏,哪怕是最輕微的聲音,都能把它們從四面八方吸引過來;最後,怪獸身手敏捷,且牙尖爪利,殺人如麻。

  聽聲定位、身手敏捷、殺人如麻——怪獸的此番設定,結合人們對聲音的賴以維系,就催生了電影的緊迫感:盡管日常生活離不開聲音,但面對聞聲則殺的怪獸,人們卻不得不噤聲。


  

  在這個設定裡,人成了弱勢群體,怪獸則處在食物鏈頂端。

  這其實很契合怪獸電影的套路:怪獸總是突然出現又迅速消失,像個高級的捕獵者;人則處在被圍追堵截的困境,像極了無處可逃的獵物——除了利用人對未知領域的恐懼心理來推動敘事、營造氛圍,這類恐怖電影更在意的,是人在恐怖狀態下的反應。

  所以,好的恐怖片,從來不是關於鬼、怪等未知事物的,而是關於人的。


  從1933年的《金剛》,到斯皮爾伯格的《大白鯊》,從1979年雷德利·斯科特的《異形》,到弗蘭克·德拉邦特的《迷霧》,從約翰·卡朋特的《怪形》,到尼爾·馬歇爾的《黑暗侵襲》……這些影史上堪稱經典的怪獸恐怖片,始終都是關於人的,而不是關於怪獸的。

  怪獸總是神出鬼沒。

  人卻能夠相互扶持。

  怪獸恐怖片的立腳點也正在於此:它們要以人類的人際和情感關系做切入點,探求男女之間、夫妻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甚至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但大多數怪獸恐怖電影慣用的路數和基礎,就是家庭情感。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6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3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