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孩子拿"刀"刮花奔馳 家長:他還小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張女士反映,她的奔馳在小區地下車庫被四面劃了好幾處,看監控,是個孩子拿“大刀”劃的。修車費,4S店報價9千多,跟孩子家長協商賠2000塊,對方遲遲不給。現場再次通話,對方強調“他還小”!


  

  


  

  

  當張女士與孩子家長溝通時,家長表示,他們也可以不管孩子,讓張女士報警。

  



  

  


  當記者問孩子家長是如何與孩子談的,家長表示:孩子才6歲,沒什麼可談的!

  

  網友評論延伸閱讀“熊孩子”問題背後是教養缺失


  好奇心強、淘氣頑皮、求知欲和探索欲強烈,對於正值熱切與世界聯通的孩子來說,這並不稀奇,也絕不是什麼毛病。但如果這種好奇沒有規則,這種頑皮不守規矩,這種探索是以破壞秩序為代價的,那熊孩子也就出現了。在網絡空間,“熊孩子”從一個褒義詞至少是中性詞被進一步標簽為貶義詞,與其“斗智斗勇”之後的挫敗不能不說是原因之一。打不得、罵不管用、講道理又根本聽不懂,而且憑著自身弱小又占盡道德優勢,網友們的“苦大仇深”真不是空穴來風。

  每個孩子天生並不熊,就算熊也不是一天養成的,但在熊孩子的背後或隱或現都會有幾個熊大人。網絡上對熊孩子的圍攻,其實更多的是對現實世界中熊大人對孩子教養不當的憤慨。北京“尼克狐”被推倒,網友評論一邊倒質問家長為何不看管好自己的孩子;上海玻璃翅膀被損壞,輿論集中譴責家長坐視不管只管拍照。所以,我們在談論熊孩子的時候,看似在討論教養問題,實則在追問,我們的家庭環境怎麼了?

  古有訓“養不教,父之過”。孩子熊,作為其成長最為重要的家庭環境自然不可推卸責任。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點。在孩子正式步入社會之前,簡單的是非對錯,規矩原則,禮貌教養,多半是從家庭中通過觀察和模仿習得。如果按照果殼網對熊孩子“下至3歲,上至高中”的年齡界定,他們有著怎樣的家庭結構呢?屬於“70後”“80後”的父母一輩,生活與工作的重壓之下,不得不犧牲一部分親子陪伴時間,在補償心理機制的作用下,結果就是有求必應、“你高興就好”。不僅正常的成長教育缺位,更糟糕的是,由於教養任務讓渡給老人,在“老養小”的隔代教育中,過分的溺愛直接將他們往熊孩子的路上又推了一把。他們不知道或者不願意接受這樣一個事實,愛也需要智慧,包容也有邊界。



  每次熊孩子出現,都會有家長站出來辯護,動輒就是“他還是個孩子”“為什麼要對一個孩子如此苛刻無愛”雲雲。但就是在這般辯解中,熊孩子解讀出、接收到的信息是,我不需要理性、不需要考慮任何後果,也不需要遵守規則等。因為,那些孩子長孩子短的言論的潛台詞是,你並不認為他是一個獨立的、完整的、有意識的個體,不需要對自己行為負責。甚至,不少熊孩子的家長自身就是漠視規則者。

  當然,除了家庭教育,對於大齡熊孩子來說,學校教育在他們的成長中又扮演了哪種角色,也是值得深思的。都戲謔他們比“廣場舞大媽”更具殺傷力,都斥責他們是“麻煩制造者”,但誰又是他們的制造者?熊孩子的每次出現,理應引起除了看笑話的圍觀之外,更為嚴肅和冷靜的思考。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已經有 13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13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2 游客 [孫.曰.舜.弟] 2021-05-15 13:11
    等熊孩子拿刀殺了人,家長也會說他還小
    評論1 游客 [草.融.長.命] 2021-05-15 09:49
    罰“熊孩子”家長社區勞動6個月到30年,這種現象就會大幅減少。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13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5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