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亞裔: 只因新冠?美國亞裔為何屢受攻擊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當針對亞裔的語言和肢體襲擊案件層出不窮時,美國歷史上的相似階段也許可以提醒人們如何度過這個困難的時期,並逐漸減少體制性的種族歧視。


  當林書豪在推特上寫出他在球場上被稱"新冠病毒"一事時,29歲的廖家豪(Andy Liu)並沒有感到驚訝,他甚至覺得這種事情很正常。"這就是以黑人為主的NBA文化的一部分,"他無可奈何地說。中學期間打過籃球並且做了九年相關體育報道的廖家豪現在主持一檔關於金州勇士隊的播客節目。他解釋自己的無奈時提及了小時候母親遭到歧視性辱罵時的反應:"她只會笑笑說'這傷害不了我。'"他覺得亞洲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是種"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沒必要上心"的態度,但是當他看到年初美國一起又一起針對亞裔老年人的暴力襲擊事件時卻忍不住擔心。最讓他害怕的是他的媽媽和祖母不聽勸,依然經常出門。"亞洲的母親都太固執了,"他籠統地概括道。這些新聞更讓他感到憤怒和困惱。"男的打男的很正常,但這就像是打小孩或者打女人一樣,太過分了!"他情緒滿滿地說。"怎麼會發生這種事?誰會做這種事?"

  ? pic.twitter.com/BTailOSS28 — Jeremy Lin (@JLin7) February 27, 2021


  82歲的王靈智(Ling-chi Wang)在報紙上讀到這些暴力襲擊時也一點都沒有感到驚訝。作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榮譽退休教授,他有兩個朋友在不同的場合當眾遭到辱罵,僅僅是因為長著一張"亞洲臉"。但不驚訝並不代表不害怕,他出門時還會感到脆弱,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

  在美國生活的63年間,王教授經歷過不少更加恐怖的時期。1970年前後他的生命受到兩次威脅,第一次因為他公開批判唐人街的勢力集團,第二次是主張聯合國將中華人民共和國納入。但這次看起來仿佛每一個非亞裔的人都有可能從背後襲擊你,不給任何警告。

  王教授也經歷過和現在相似的階段。在90年代末,台灣裔核物理學家李文和(Wen Ho Lee)被美國政府指控竊取國家機密但最終因證據不足而被釋放。在媒體口下,華裔科學家和研究員都變成了美國內部的安全隱患。"華裔與間諜、叛國分子都被畫上了等號,"王教授說道。他還提起了1982年在底特律被殺害的陳果仁(Vincent Chin)。因為美國汽車業的蕭條被歸咎於日本進口,陳果仁被兩個白人當成是日本人並毆打致死。兩個凶手僅僅被罰款三千美元,沒有坐一天牢。"真的太可恥了,"王教授十分憤慨地說,"這個判決就意味著他的生命毫無價值。"陳果仁一案的價值,可能就是在一定程度上使更多亞裔美國人參與了民權行動。


  歧視亞裔"歷史悠久"

  年僅27歲的陳果仁被殺害的時候,梅麗莎·博爾哈(Melissa Borja)剛剛一個月大。她生長在底特律附近的一個小城,當時反亞情緒高漲。近一年來的眾多亞洲人受襲事件發生後,她問及菲律賓裔的父母四十年前的情勢。"他們有很擔心自己的安全,但並沒覺得在買菜的時候會遭到襲擊,"博爾哈說道。然而他們有一個白人親戚因為嫁給了一個菲律賓美國人,車被噴漆,寫的是"日本鬼子的情人。"


  "近來針對亞裔人的襲擊和當下的時事非常相關,但在美國也有深遠的歷史,"博爾哈說。她是密歇根大學的教授,研究亞裔美國的歷史。"移民被當成是威脅,或是在政治、社會和經濟動蕩之時被當作替罪羊,這並不是第一次。"在1930年前後的大蕭條期間,一百八十萬墨西哥美國人被驅逐出境。九十年代的汽車業蕭條,在美國日本人成了直接受害者,受連累的當然還有陳果仁在內的其他亞裔人。在謀殺案發生後的這四十年間,博爾哈的父母變了很多。他們當時一心只想安安靜靜地融入當地社會,但逐漸意識到保持安靜並不是對抗種族歧視的有效手段,並加入了種族平等的運動,同時撫養了一個成為了移民歷史學者的女兒。

  博爾哈目前正在研究新冠開始以來美國針對亞裔人的一千多起語言和肢體上的攻擊及其媒體報道。雖然新聞和社交平台上看到的作案嫌疑人有很多黑人和拉丁裔,但她的研究顯示大部分襲擊事件的肇事者是白人,而且針對中國和華人使用誣蔑性語言的政客也幾乎全是白人。"這些襲擊的激增是由黑人引發的說法是完全錯誤,沒有根據的,"博爾哈說,並開始列舉歷史上亞裔和黑人彼此支持打擊種族歧視的事例。她相信這兩個種族之間的緊張關系是被誇大了的,而核心問題應該是"白人優越主義,事實是針對亞裔美國人的襲擊主要是由白種人驅動的"。博爾哈的團隊正在分析媒體的相關報道,從而查明由黑人引發的襲擊是否被過度強調。研究結果將在接下來的幾個月發表。

  印第安納大學的吳迪安教授(Ellen Dionne Wu)認為針對華裔的帶有歧視性的刻板印象是組成美國文化的一個基因,它根據當下形勢的變化,有時候是顯性,有時候是隱性。在十九世紀末,白人指責華裔工人將工資拉低,傳言其通過吃"米飯和老鼠"維生。過去的這二十年,華裔科學家和高科技人才常被懷疑是中國政府的間諜。中國人鬼鬼祟祟、不誠實守信"是美國文化裡時常重現的一個刻板印象,代代相傳,"吳教授說道。"美國社會下,只有白種人能夠享有被當作個體的自由,亞裔人有一種永恒不變的陌生感。這種陌生感一方面被用來當作某些亞裔能夠獲得很高成就的原因,另一方面將黃種人都變得可疑。"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0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