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被禁20年的中国喜剧第一人回来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你有多久没笑了?

  最近,一档国民级喜剧综艺强势出圈。


  央视加持,郭德纲、英达、陈佩斯三位喜剧界泰斗坐阵,《金牌喜剧班》一经播出,相关话题便斩获全网12亿阅读量。

  其中,曾与央视对簿公堂,见证过中国喜剧浪尖谷底的陈佩斯,更是包揽了舞台上下的诸多看点。

  (*观看毒药历史推荐影片,获取相关福利,请添加文末微信入群)

  文丨金羽梦

  编辑丨雷伊斯

  在豆瓣上,作为喜剧综艺,《金牌喜剧班》口碑却意外地高。

  更奇特的是,许多豆友的褒奖集中在了导师的点评上。

  “神一样的导师。”

  “点评一针见血。”

  “看导师对话就能看一天一夜。”

  

  

  从节目的配置来看,三位导师确实都是国内喜剧界的扛鼎人物。

  英达,国内情景喜剧第一人。郭德纲相声界的里程碑。

  但导师中最特殊的一位,还得算陈佩斯。

  主持人介绍他:中国小品的泰斗级人物。

  上过11次春晚的他,确实是中国喜剧活化石一样的人物。

  英达和郭德纲甚至表示:我俩只是老师,陈佩斯是大师。

  



  节目中,陈佩斯不负众望,频频贡献高光点评。当郭德纲和英达讨论到学员在相声中踹上的那一脚是否合适时,陈佩斯说:

  “这种处理方式,在古时候叫‘打出’。‘打出’在过去是拿专门特制的竹批,包上薄的羊皮,两个竹批‘啪’地一下,这叫打出。”

  “速度一定要快、要果断。你们(学员)做得没问题,但是得有选择。”

  

  简单一脚,大有乾坤。

  分析到选手盛伟,在小品中饰演的“热心过头”的司机形象时,别的评委都很满意,陈佩斯却说:

  “多从行动出发。他是一个有性格的人,由性格生出事件。而且这性格带有一定的残次的成分。他不是一个完人,他是一个有毛病的人。作为一个残次的人,他应该怎么想这件事,由此再和别人产生矛盾和冲突。”

  

  寥寥数语,却和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喜剧本质的探源异曲同工——“喜剧是模仿比我们更差的人,悲剧是模仿比我们更好的人。”

  和当演员时挤眉弄眼的表演风格不一样,导师席上的陈佩斯一出口便是理论的纵深。

  在他身上,也确实承载了太多超出一个喜剧演员的经历——主动扔掉“春晚”的香饽饽、拿起法律武器与一个“庞大传媒机构”抗衡,在众人追逐国内喜剧电影市场巨大红利时,转身投入更为冷清的舞台剧......

  看到归来的陈佩斯,毒药君感叹:再没有一个人,能像他这样折射出喜剧的深刻、历史的复杂,以及个人的通透。

  喜剧:困境中的人

  喜剧,古称滑稽。陈佩斯曾把稽字拆开,阐释他对喜剧的理解:

  “‘稽’由‘禾’、‘尤’、‘人’、 ‘日’构成,‘尤’是‘犬’,‘日’是变体,意为沼泽。前有狼,旁有禾,后有沼泽,人在其中,茫茫然,往哪走?无处可去,就是困境。”

  早在少年时,陈佩斯就遭遇了如鲁迅所讲,“从小康之家中堕”的困境。

  陈佩斯的父亲陈强,新中国第一代表演艺术家,50年代时就曾随中国青年艺术代表团出国访问演出。

  



  陈佩斯父亲陈强

  《白毛女》里的恶霸黄世仁,《红色娘子军》里的坏蛋南霸天,都是陈强饰演过的经典角色。

  在那个年代,陈强每个月工资高达250块。当时,西单的餐馆五块钱能炒一盘肉菜,陈强每周都会带小陈佩斯搓上一顿。

  

  年轻时的陈佩斯

  至于精神生活的花费更是不菲。彼时全北京只有三四台的康泰克斯照相机,陈强家中就有一台,他还专门从东德带回过一台珍贵的黑胶唱片机。

  但很快,到了风云骤变的60年代。

  陈强因为扮演的反派角色,被众人批倒批臭。连中学还没念完的陈佩斯,也不得不陪同父亲上山下乡,远赴内蒙古插队。

  几乎一夜之间,陈佩斯一家从锦衣玉食,跌进艰难时日。

  而且在内蒙古这一待,便是4年。

  

  等到1972年,18岁的陈佩斯到了自谋生路的年纪。他选择子承父业,接连报考了各大文工团和话剧团,但都被拒之门外。

  只因他父亲是陈强,一个身份有污点的人。

  从巅峰到谷底的事经历过一次,便真能像鲁迅所讲,于其中看出“世人的真面目”。这或许也为陈佩斯日后与强权掰手腕、向金钱说不,埋下了伏笔。

  1973年,在父亲多年老友田华的帮助下,陈佩斯终于以演员身份,进入了八一电影制片厂。

  但进了八一厂,陈佩斯也只有跑龙套的份,而且是反反复复同一个龙套:话剧《万水千山》里的匪兵甲。

  



  年少不甘心的陈佩斯,跑龙套也要跑出花样。他为匪兵甲这个角色精心设计了两套方案,一套是“枪走火”,一套是“摔倒掉鞋”。

  像极了《喜剧之王》中,尹天仇为自己的龙套角色加戏的桥段。

  但一直跑龙套,还是让陈佩斯怀疑起自己的表演天分。他尝试转型做副导演,当年八一厂的《十万火急》选用的就是陈佩斯的剧本。

  

  谁知临上阵做导演,陈佩斯又因八一厂对导演年龄与级别的严格规定,再次被刷了下来。

  漫长的等待持续了7年,一直到云开雾散的1980年,随着国内对文艺的禁锢松绑,陈佩斯和父亲才一起出演了电影《瞧这一家子》。

  

  即使技巧不成熟,甚至陈佩斯坦言当时自个儿思想僵化,但这部电影仍然获得了观众的极大反响。

  于观众而言,这是久旱逢甘露。

  于陈佩斯而言,困境,终于展露了一点微光。

  春晚,走上巅峰

  在八一厂,陈佩斯也结识了他日后的重要伙伴,“浓眉大眼”的朱时茂。

  80年代初,两人开始走穴演出,挣点“十块钱”的外快。

  

  一连演完多场后,70块钱演出费用却被八一厂完全没收,因为八一厂禁止厂里演员接商演。


  但这段在基层摸爬滚打的表演经历,真正磨练了陈佩斯把握观众情绪与笑点的能力。

  1983年,春晚导演黄一鹤相中29岁的陈佩斯与朱时茂,想让他俩在春晚上表演一个语言类节目。

  于是,陈佩斯将一盘小品录影带寄给了央视



  这盘录影带,正是小品《吃面条》的雏形。

  但没成想,《吃面条》迅速被节目组毙掉。原因有点黑色幽默,因为这个作品太好笑了。

  

  彼时,改革开放不久,人们从思想禁锢的年代刚刚走出。作品太好笑,不仅不传统、不正式,甚至可能带来额外的风险。

  但作品确实好,怎么办?

  改。

  相声界的马季姜昆,全来帮忙,硬是把被毙掉的《吃面条》,修改得可以上春晚。

  但这阵势,也着实吓坏了年轻的陈佩斯和朱时茂。

  两人在春晚开始前,甚至躲在角落里不敢出来。

  

  最后,总导演黄一鹤的一句话给俩人壮足了胆:“上!出了问题我担着。”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是勇士。

  而勇士得到的,往往都是重赏。

  《吃面条》在春晚一经亮相,便一炮而红。陈佩斯后来回忆,短短5分钟的表演,让“观众笑得直不起腰,只能坐地上。”

  

  陈佩斯与朱时茂的名字一时传遍大江南北。

  这对黄金搭档,成了春晚的常客,也成了观众最期待的喜剧演员

  甚至,陈佩斯的春晚小品一开始,家家户户窗外的烟花都会同步安静一阵。

  在此后的十多年里,陈佩斯11次登上春晚,贡献了众多经典作品。

  转身离去,用话剧站着挣钱

  今日反观这些昨日欢笑,毒药君惊叹,当年文艺环境的宽松,或者说,陈佩斯于笑声中隐藏了太多惊雷:




  《主角与配角》中,那句“你管得了我,还管得了观众喜欢谁?”,是在“挑战”权力;

  

  《卖羊肉串》中,将城管的红袖章看成70年代的遗物,是在“戏谑”权力;

  

  《警察与小偷》,小偷穿上警服变成好人,是在用身份“颠覆”权力。

  

  曾被权力流放过、禁锢过的陈佩斯,在小品中尽显对权力的解构。

  1998年,陈佩斯迎来了自己的春晚谢幕之作《王爷与邮差》。

  

  这部作品因为工作人员的大意,导致舞台状况频发。作品略显遗憾,对艺术精益求精的陈佩斯下台后痛哭流涕。

  而其实,陈佩斯与央视的关系早就剑拔弩张。

  陈佩斯说:“它(春晚)那已经不是一个创作的氛围,每个部门都在互相掣肘,所以说特别讨厌。

  所有能在那里工作的人都是以“老大”自居,而且都是“爷”,谁都惹不起。



  你别看他就是一个助理,你惹不起他,你不知道他哪条线上有什么根儿。所以,那儿(春晚)就是谁和谁都不敢说,互相多说一句话都不敢,工作就这么粗糙。”

  

  舞台之外,陈佩斯也直面不公,敢于和强权掰手腕。

  1999年,因为央视擅自出版发行陈佩斯和朱时茂在春晚的演出作品光盘,陈、朱二人将央视下属公司告上法庭。

  陈佩斯胜诉了。但自此之后,他再也没有登上过春晚。因此蒙受的经济损失有多巨大,不言自明。

  

  一个喜剧演员,到底哪里来的这么大的勇气?

  陈佩斯在易立竞的采访中说过这么一段话:

  “就是必须有人发声,告诉你们:‘我是在被侵权,你们是在侵权’。

  必须要有人要说,否则的话,五十年后、一百年后,(后人)看我们今天祖先是这么生存的,他们会愤怒,他愤怒不是强权,而是愤怒每一个接受强权的这个人,我的后代一定会为我(感到)丢脸。

  所以,我争取不要让后人嘲笑我。”

  

  拒绝春晚与央视的陈佩斯,自己把自己逼到“人在其中,茫茫然,无处可去”的困境中。

  但鲁迅先生早说了,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告别央视后,陈佩斯和妻子创立了喜剧院,起名就叫“大道”。不靠春晚,不靠小品,这一次,陈佩斯在一向冷清的话剧舞台上,又搞出了名堂。

  首先是话剧《托儿》,一个婚介所“托儿”反被假扮华侨的骗子欺骗的“骗中骗”故事。为了剧目的上演,陈佩斯一个个剧院去谈场地、谈合作,甚至带着演员打扫剧院厕所。

  



  结果,上演第一轮,《托儿》便拿下全国4000多万的票房。

  之后的《阳台》、《戏台》不仅为话剧的市场化之路趟出了一条道,而且也斩获了极佳的口碑。

  在话剧舞台,陈佩斯仍然在用喜剧处理权力、历史与现实的问题。

  

  《阳台》中,讨薪的农民工老穆在跳楼过程中,意外得知道侯处长偷情的秘密,随后,权力发生反转,侯处长开始对老穆俯首贴耳。

  《戏台》中,在军阀混战的年代,陈佩斯扮演的侯班主面对洪大帅,与戏班使出浑身解数化解难题。

  剧中,陈佩斯借角色之口,感叹道:

  “这口开口饭不好吃啊!”

  

  历史深处的苦楚,完全戳中了观众。

  即使在不被人看好的话剧舞台上,陈佩斯也真正做到了站着挣钱,口碑票房双丰收。

  如今,胡子花白的他选择重返央视,不是为了什么名利,也完全超越了恩仇。

  他的初衷,还是为中国喜剧发掘一些好苗子。

  毕竟,人民缺少欢笑久矣。

  观众在等待,经典喜剧的再次爆发,等待找回往日那些纵情的、真诚的、深刻的、可以击中共鸣的欢笑。

  看着半生出走,上下求索艺术与人生大道的陈佩斯,听着他归来后沉稳又滔滔不绝的点评,困境中仿佛又漏出了一点微光。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05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3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