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疫情一年后,群体免疫的以色列最香?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与中国人自觉自律和美国人的放任都不一样,总人口和中国哈尔滨差不多的以色列,选择通过疫苗实现群体免疫,如今第一剂接种率超80%,近半民众已接种新冠疫苗


  

  (对待疫情,需要将公共卫生信息转化为及时有效的决策。 图:金焱)


  文|《财经》特派记者 金焱 发自华盛顿

  编辑|苏琦

  我刚到美国时,电视上有关中国的报道,基本上是做多中国和做空中国的对立。我每次看美国中国的报道,反应都是“呵呵”。

  在美国我参加过的论坛中就有关于“媒体偏见”的探讨,也与美国记者同行之间非常激烈地讨论过这个话题,结论就是媒体肯定是有偏见的。作为媒体人,我们的努力在某种程度上是最大程度地克服自己的偏见当道。但很多人生的见解和看法都是经年累月的沉淀,我们对信息、对世界的理解中,有一部分无法避免的就是偏见。

  在我向中国人解释美国,和我向美国人解释中国时,我发现都是一样的难。


  前两天出版社让我录一段《亲历美国逆转》有声书的介绍。我说起大国关系的转变可以追溯到金融危机后世界的改变。因为疫情当前,疫情带来的挑战突破了现代人既有的常识认知,突破了现有的生存经验。在不同的时段,人们对疫情和抗疫模式的对比也不断进行重估。

  在我过去一年的采访中,没有多少人赞成有14亿人口的印度的“群体免疫”模式,显然印度放手一搏的结果是,现在印度各地发现了多达240种新冠病毒毒株的新型变种,其中一些新冠病毒毒株的新型变种可能具有很高的传染性,甚至更具危险性,某些毒株具有免疫“逃避机制”,一些已经具备抗体或已接种疫苗的人有可能再次感染;

  以宽松抗疫战略浮出水面的瑞典,没傲骄多长时间就变成北欧疫情最严重的国家;关于中国抗疫,国际医学界权威学术刊物《柳叶刀》认为,新冠疫情在中国得到迅速遏制令人印象深刻,为其他国家树立了鼓舞人心的榜样。及早发现病例、追踪接触者以及改变人群行为等积极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在中国遏制疫情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有人认为中国抗疫的代价太大。


  以色列成为疫情在全球肆虐一年后的新典范。自去年12月底开启第三轮全国性封锁,并四度延长封城以遏病毒传播后,现在以色列政府已经要逐步重启商业和公共场所了,以色列的底气在于,第一剂接种率超80%,近半民众已接种新冠疫苗

  记得一年前疫情开始蔓延时,我采访了诸多美国医学界的专家,他们告诉我,这事在美国大概率就不可能发生,因为在美国过去200多年抗击传染病的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也许是:学会利用“坏消息”去纠正问题,并把它变成习惯和制度。

  讽刺的是,美国的习惯和制度遇到了颠覆者特朗普,导致在疫情期间,连戴不戴口罩这样的基本要求都被政治化。这使得美国很长时间以来都是全球新冠病毒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虽然人口只占全世界的4%,但在全球新冠病毒死亡人数的占比接近20%。

  我在中国的家人看到美国新增确诊病例数长期居高不下,今年1月初的最高纪录是一天新增约30万例病例,直觉就是病毒飘散在美国的空气中,我出门也许就有致命危险。

  他们如此关切,忘记了中美的人口差距、密度差异,以及医疗服务体系差异巨大,数据统计的方式方法也有差异。比如在判定新冠病毒死亡案例上, 在美国,不论医生认定是否直接死于新冠病毒,任何新冠病毒患者的死亡都被计入公开报告中的新冠死亡病例。美国有专家就感慨过,说希望最终的新冠感染者死亡证明书能包括有过往疾病史,但任何被检测为阳性的死亡案例都被纳入了美国死亡统计——现在美国新冠疫情死亡人数已经站上50万大关的门槛。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7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