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乾隆爺沒發電機 12生肖獸首咋噴水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大水法遺址是圓明園西洋樓的核心景區,如今馬首回歸,有人立馬從這片斷垣殘柱的廢墟上腦補了當年大水法的瑰偉與氣派。大水法修建於1759年,1866年,德國西門子才制作出可應用的發電機,在沒有發電機和水泵的乾隆時代,十二獸首同時噴水的壯觀場面是如何做到?這就要得感謝古代中亞人和歐洲人的“奇淫技巧”了。


  

  首先從“大水法”這個名字開始說起。水法這個詞在乾隆朝以前並不存在,就連《康熙字典》裡也都查不到。1747 年,經清宮廷西洋畫師意大利人郎世寧(Giuseppe Castiglione)的推薦,法國人蔣友仁(P.Benoist Michel)被乾隆皇帝委派參加修造圓明園之屬園——長春園的“西洋樓”建築群,主要負責其中人工噴泉的設計及施工指導。


  西洋樓景區的主景就是人工噴泉,時稱“水法”,特點是數量多、氣勢大、構思精巧。主要形成諧奇趣、海晏堂和大水法三處大型噴泉群,頗具殊趣,是中西方文化的精髓。水法就是法語“人工噴泉”(fontaine)的音譯+意譯,不過這個中文詞是不是蔣友仁本人翻譯已無從考證。


  

  在十七、十八世紀,噴泉是歐洲巴洛克建築的“標配”,無論是巴黎的凡爾賽宮,還是聖彼得堡是夏宮,大大小小的噴泉無處不在。歐洲人工噴泉的前身來自於古代巴比倫和亞速的噴泉。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人利用強大的城市水渠系統改良了中亞人的噴泉。之後崛起的古羅馬人則將城市噴泉發展到了極致,再加上文藝復興時期大修噴泉廣場,讓後來的羅馬成為了一座不折不扣的“泉城”。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