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美食指南: 粽子甜咸与我无关,却只独爱糯米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做枚快乐吃货


  

  『这无数的不起眼的洁白小颗粒聚于一堂,就糅起了时令、地域和风物。』


  文/刘旭

  端午将至,不出意外的话,粽子的甜咸口味之争又会变成热门话题。作为一个可盐可甜的“隔岸观火”者,我对粽子的甜咸并不感冒,我更中意的是构成粽子的主宾——糯米。糯米的食用场景至为多元,要是从头捋到尾,估计几天几夜都说不完。它就好像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在不同的时节化身为不同的吃食,今天在粽子中扮演馅料,正月十五就跑到元宵上充当裹皮,清明节更是浓妆艳抹,摇身变成翠色的青团,叫人难辨其本色。

  节日的喧嚷一过,糯米又将重回凡尘,献身于南北的小吃或正餐当中,贡献其滋味。北方的,有甑糕,枣子蜜豆的加持下,它甜美温润,绵密可口。南方的,不胜枚举,有武汉过早的明星产品——豆皮,咸鲜,韧劲十足;“山城”的火锅甜品伴侣,红糖糍粑也由糯米制作而成,软糯粘牙,乐趣横生。风靡江南的粢饭团里,糯米更是呼朋引伴,与咸蛋黄、肉松、油条、榨菜等食材卷拢于一体,紧实丰富,营养与味道兼具。


  现今的糯米有着无数变式,吃出什么花样都算意料之中,但有心人要是把历史往前回溯个上千年,就会发现,古人对待糯米,显得简单得多了。基本的饱腹之外,其还有生活上的功用,有的用处在当今听来,甚至觉得荒诞不经。譬如,作为粘合用剂。这我是从展览上得知的,首都博物馆正有个展,讲明代从南京迁都到北京的历史。展的第一部分中,就讲南京的城墙修葺,粘合的材料便是石灰糯米浆,如此涂抹出的城墙固若金汤,不漏水,不开裂,简直是建筑界的神话。此外,几年前到访湖南省博物馆时,在马王堆展区内,还发现了有用作祭祀的糯米,从中也不难窥见古人之于糯米的虔敬。

  


  图 / 摄图网

  作为糯米爱好者,我并不大在意它的其他功能,只在乎一点,那即是,好吃。糯米制品中,我个人最青睐的是道荤菜,糯米蒸排骨。这是肉食主义者的不二之选,也是糯米和动物油脂交融的代表之作。其制作门槛不高,但想弄得油润而不腻,则难度不小。我曾试验过几次,成功失败的案例都有。我只将做法说上一二,权当抛砖引玉。

  排骨需选薄些的肋排,目的极为明确,为了更加入味。买回后,将肋排剁成四四方方的小段儿,过水打焯,洗净杂质,去除血水,备盘待用。另外的主角糯米要提前一晚浸泡好,入冷藏室过夜,虽工序上有些繁杂,但口味绝对会给予烹者以回报的。糯米沥干水分后,生抽入味,老抽上色,耗油提鲜,三管齐下后,淋些食用油,抓匀即可。排骨的料汁丰俭由人,不过切莫忘掉料酒与生姜,只有去过腥的排骨,才是糯米的好拍档。调试完毕后,二者相混,以糯米包住排骨为佳,最后置入半干的荷叶中,起锅蒸制,急火猛轰一小时,便可大快朵颐。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8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