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新冠疫情: 重症医陆俊 同事听说我"去世"大哭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在早期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医护人员中,同济医院急诊科医生陆俊,是最严重的一个。


  1 月 5 日,他开始发烧,CT 显示右下肺少许感染,1 月 7 日复查的时,变成双肺感染。发热持续了 9 天,之后,逐渐出现了呼吸困难。

  在陆俊患病期间,曾有网传消息称其去世。为了辟谣,1 月 23 日,他委托一名医生,拍下他活动的视频,发布到网上。 这个谣言对奋战在一线的战友打击太大了。我主动辟谣,主要是为他们打气,希望给他们继续战斗的信心。


  目前,陆俊仍在同济医院接受治疗,等待身体恢复。 这次疫情虽然很严重,但危重症患者并不多,我作为危重症患者中的一例,在医务人员的救助下,成功脱离危险,我亲身的经历告诉大家,不要畏惧,要自信。 陆俊说。

  全文 2307 字 阅读约需 5 分钟

  

  ▲陆俊在做康复训练。

  疑似接诊期间被感染

  新京报:你是什么时候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的?

  陆俊:我估计是 1 月 2 日值班的时候被感染的,那天晚上,我接诊的发热病患比较多,大概 30 个。那些病人大部分不是以新型肺炎确诊,多数是流感,有些是细菌感染,有些是普通感冒。新冠肺炎属于病毒感染,但当时没有专门的检测试剂,确诊病人非常少,认识也不够,所以没太注意。


  新京报:什么时候发现发热病人开始增多的?

  陆俊:就是 1 月 2 日左右,那时候三个医生一起接诊。那天我值夜班,一个人接诊了 30 多个发热病人。当时,同济医院有发热门诊,但还没有专门针对新型肺炎(患者)开放,急诊科才是主战场,我就是急诊内科的,所以大多数发热患者,都来急诊科就诊。

  新京报:那段时间接诊的防护措施是什么?

  陆俊:那时候有文件说,武汉市有新型肺炎,但是当时对这个病毒所知太少,也不清楚这个病毒会不会人传人,所以就只是在值班的时候,比以前增加一点防护,把平时上班戴的普通医用口罩做了升级,换成防病毒的 N95 口罩,对防护服和护目镜等还没有要求。那时候也没觉得奇怪,毕竟我们平时工作也都戴着口罩。


  确诊为武汉新型肺炎时为 1 月 7 日

  新京报:你开始发热生病,有想过病因吗?

  陆俊:当时怀疑是流感病毒,所以去化验了血,拍了 CT。考虑到会不会是病毒感染,我做了 CT 检查,我记得 1 月 5 日的 CT 显示,右下肺少许感染,1 月 7 日复查的时候加重了一点,变成双肺感染了,后来发热一直不能退烧,持续了 9 天,然后逐渐出现了呼吸困难,就觉得不太对劲了。持续发烧那 9 天,我没有再上班。

  新京报:某医务救助基金资助的名单中,提到医生陆先生 1 月 7 日确诊,这个人是你吗?

  陆俊:是我,这个基金是同济医院的同事帮我申请的。那时候,新冠病毒还叫新型肺炎。我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第一个确诊的医生,不过我应该是医生中第一例重症确诊病例。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82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