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熟悉而陌生:什麼是一杯好咖啡?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文/楊璐


  

  中國人飲用咖啡的頻率越來越高,其中那些重視品質的消費者也樂於學習咖啡知識(蔡小川 攝)


  我們被吸引,卻還很陌生

  作為一個喝茶的民族,我們接受咖啡是有基礎的。它的品鑒跟喝茶相似,分成香氣、滋味和口感。

  如果你像我一樣在咖啡館裡點過手沖咖啡,這種體會更深刻。我要的是一杯產自哥倫比亞的天堂莊園,用雙厭氧發酵處理的波旁種咖啡咖啡師先拿來一個容器,讓我聞一下幹燥的咖啡粉,那是一種酸奶混合了芝士的味道。然後,她就開始在我面前沖煮。隨著水緩緩地注入,最上面一層的咖啡粉鼓了起來,一股明顯的草莓味隨之飄出。沖煮完成,咖啡師讓我倒在杯子裡品嘗。液體裡依舊有香氣,是一種草莓酸奶的味道,喝到液體的溫度降低,又變成了櫻桃味。咖啡液的口感很順滑、厚實,就像在吸一杯類似於液體含量高的、棕紅色的果凍。這是油脂、碳水化合物、纖維質和膠質營造出來的。同樣能在喝茶裡找到對照的體驗,我們總會評價茶湯是薄還是厚,那來自茶葉能溶於水的內含物質是否豐富。


  咖啡的香氣馥郁。科學家已經從咖啡熟豆中提取出800多種化學成分,其中三分之一都是芳香物。它的香醇遠勝葡萄酒、香草、芝麻和可可等。“咖啡比茶濃郁,那些喝咖啡的市場,茶是很難進入的。有飲茶習慣的日本,在1990年咖啡的消耗量就跟茶不相上下了。英國的茶飲在前幾年也被咖啡超過。”金米蘭咖啡的總經理朱雪松說。

  咖啡跟茶的對比,一直讓咖啡行業覺得中國味蕾是巨大的機會。朱雪松1995年加入咖啡行業的時候,金米蘭還是一個進出口背景的國企。當時鄧小平“南方談話”已經過去了三年,中國的開放程度讓人興奮,他說,當時輿論都認為我們很快會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歐洲人在咖啡上也很有信心,認為中國未來一定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市場。“這個說法也沒錯,但未來是幾年?我當時以為是五六年。”朱雪松說。


  實際上直到去年,國際咖啡組織的數據裡,中國人均每年消費咖啡只有5到6杯,歐美人均300杯,日本人均200杯。

  從前消費能力是阻礙中國人喝咖啡的一個原因。朱雪松的客戶都是北京最高級的一批酒店和餐廳,這是一條“迫不得已”的經營道路。他說,那時候沒辦法把咖啡熟豆賣給別人,都不接受。早期北京只有馬克西姆西餐廳有意式咖啡機。高峰時期,他的客戶有300多家北京最好的飯店餐廳,可每個月消耗咖啡只有70公斤。大客戶得是高級賓館,第一個是外交部附近的亞洲大酒店,它一個月的銷量就有50公斤,那裡針對的主要是外國人。

  品質也不如現在講究,喝不到好咖啡。2002年,袁惠國的日本母公司在上海建立了珈露夢貿易有限公司,打算在中國開展咖啡貿易。為了推廣新鮮烘焙的概念,他從上島咖啡星巴克各買了一袋咖啡豆,讓愛好者們對比。“他們聞完上島咖啡的,覺得很香。聞完星巴克的,覺得很香。接下來我們的一聞,這個香氣怎麼不一樣?我教給他們什麼叫齁了,什麼叫氧化了。”袁惠國說。

  咖啡是一種像櫻桃一樣的水果,采摘紅透的咖啡果,經過後期加工除去果皮、果肉和果膠層,再磨掉包裹在外面的種殼,就得到了藍綠色或者黃綠色的咖啡生豆。咖啡生豆從中美洲、非洲、亞洲等產地運到世界各地的消費市場,經過不同程度的烘焙,才是我們熟悉的從淺棕色、棕色到深褐色的咖啡熟豆。當時的中國咖啡館,還以掛著意大利咖啡品牌illy的紅色標志來標榜專業,它的咖啡豆和咖啡粉保質期兩年。人們不了解咖啡的生產鏈條,也不講究新鮮烘焙對香氣和口感的作用。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8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26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6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