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啃老十年海归儿与父爆冲突 反映啥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不要把儿女培养成理想中的高大上,最好是以平凡、普通、勤劳、善良、孝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为目标


  耗资百万送子出国留学的王先生,不满儿子一直在家啃老不工作,与其冲突不断升级。卖儿子车、砸父亲车、砸儿子家、扬言砍父亲……这起南京家庭纠纷的火爆场面引发舆论热议。

  海归啃老,这两个关键词让这则新闻的热度提升了一个档次。然而,公众和网友对此事的态度,却透露出当下社会价值观的模糊和困惑之处。而语焉不详的叙事、激烈异常的画面,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新闻事实,迎合了用户的阅读趣味。


  一系列问题都在提醒我们,一则爆款新闻的走红,似乎并不那么简单。

  海归啃老,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困惑

  新闻视频中的火爆场面,为何让人感到格外痛心?父子反目、家庭分裂,可谓中国人不可承受之痛。而“啃老”行为,更与当代中国社会的正确价值观格格不入。

  文化人类学者阎云翔曾在《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一书中详细描绘了中国上世纪九十年代社会开始转型后,个体逐渐得到凸显的过程。根据其介绍,自那时起,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从家庭、亲属、社区、工作单位等约束关系中获得了更多选择的自由,也获得了更多行动的权利。

  个体变得更加积极自主的同时,也意味着所有人必须更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因为,本可以“照顾”个体的家庭、单位等,能够发挥的作用已经是有限的了。

  在这样的趋势下,啃老,尤其是海归啃老的行为显然无法得到当代中国社会的容忍和谅解。一来,啃老是一种对个体价值的否定;二来,啃老也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反哺观念。明明可以积极承担责任,却任性逃避,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新闻中的主人公作出的选择都是错误的。


  但值得玩味的是,也有不少网友表示,不愿见到父子间的暴力冲突场面,更希望两位能坐下来,平心静气地谈一谈。

  确实,冲突过后,这对父子又会走向何处?这不是一个能被回避的问题。

  这一尴尬的局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曾经的热播剧《都挺好》。该剧引起热议的一大原因,就是肯定了女主人公苏明玉的个人价值,其在生活道路上自由选择的权利。但另一方面,该剧结局又颇受争议——苏明玉在见识了父亲、兄弟的自私、任性之后仍然选择付出并最终走向和解。因为,大众文艺作品又要贴合社会观念,又不能主张将撕裂家庭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手段,这使人物的命运走向显得格外尴尬和别扭。


  

  其实,不少网友将王先生父子的冲突定义为“悲剧”,就足以证明,公众在对待相关问题时,仍然存在价值观上的困惑与摇摆。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强调,当代社会中的个体不仅要有自我,也要在个体化的过程中积极贡献。唯有如此,当代社会才能形成一种利他的新伦理。也就是说,只有在利己和利他之间取得平衡,个体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和快乐。

  新闻中的王先生曾经赌气地表示要认一个“有出息”的干儿子,王先生之子则我行我素,从未将父亲的感情需求放在心上。我们可以批评王先生教育的失败,也可以指出王先生之子的不负责任,但更重要的是,两人都未能平衡好独立的个体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尤其是那位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海归”年轻人。

  是时候对“海归”保持一颗平常心了

  如果只是一起普通的家庭纠纷,而没有“海归”“啃老”这两大要素的加持,这则新闻未必能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海归啃老,让读者感到分外违和,还是因为在传统观念中,海归应该是“才华”“多金”“成功”的代名词。可现实,似乎正在纠正这一看法。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已经有 2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2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1 游客 [曾.甲.佚.言] 2019-07-18 09:44
    是你自己愿意被啃的。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85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2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