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啃老: 華裔中國式啃老VS美式與父母同居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近日,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對全美最近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年齡在25-29歲和30-34歲的美國年輕人與父母同住的比例,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是否由此可以說明,一貫以自主、獨立為核心文化的美國年輕人也會“啃老”?商業內幕依據Priceonomics的數據,從性別、年齡、地域及教育等因素對與“父母同居”比例升高這一現象進行了分析,得出地方經濟、教育、專業等因素有一定影響,但並未詳細說明“同居家庭”中經濟、“勞動力”等的分配情況,也許是否果然就是“啃老族”,還藏在數據背後的故事裡。


  在洛杉磯生活了20多年的華裔居民李女士(化名),在聽說美國年輕人也“啃老”後,笑說應該經濟使然,不過,華裔未必。“我的小姑子一直‘啃’到40歲,她那才是真正的‘啃老’。她大學畢業後年薪在7萬左右,那可是十幾年前的7萬美元!不過他們家習慣了節約。當年剛剛移民洛杉磯時生活艱難,在中國時就不寬裕,更不要說來美國。她的父母勤儉持家,特別辛苦。待小女兒畢業後,依然保持著強大的省錢思維,願意讓女兒住在家裡,省租金。女兒更加願意,因為飲食起居,有老媽伺候著,啥都不操心,能啃為啥不啃哩?而在我婆婆的傳統概念裡,沒結婚的孩子不就還是孩子?不管你是多大,住吧。所以,我小姑子一住住到40多歲,結婚後才離開家。”當提到住在一起的摩擦時,李女士啞然失笑,說凡事都要付出代價,“我們都知道事兒特多。跟老人住,一個月得鬧一次意見、刷一回脾氣,就跟女人來例假似的。”當被問及,以後自己的兒子(生在美國)若想“啃老”,她是否願意時,李女士很幽默,說,“中國父母應該都是‘孺子牛’吧?請照啃不誤。”

  一位在洛杉磯白人企業工作了多年的華裔女士說,據她所知,公司裡的幾個西方同事,雖然住在父母家,但是“我知道他們都是交租金的,也沒有那麼多‘親密交集’。我認為美國人從精神上還是‘將就’獨立的 ,即使因為經濟原因無法單獨住,結了婚還是會找‘own place’。不過,我朋友中有嫁給意大利裔的,他們非常傳統,比中國人還傳統,有時結婚了也不完全拒絕一大家子住一起,婆婆也會盡心盡力幫兒媳帶外孫。當然,經濟各自為政,而且兒媳婦會協助婆婆做很多家務,好像那種大家族、‘家長制’的感覺。”說到自己還在上高中的孩子們的未來,她顯得憂心忡忡,“經濟帶動高地產、高房價、高生活水平。除了氣候,加州真不宜居,我都不知道孩子們以後畢業,剛走入社會那段時期,怎麼負擔得起生活。”當聽說有皮尤研究中心關於與“父母同居”的調查時,她馬上追問,“是不是加州名列前茅?”

  加州並不是名列前茅,按照皮尤研究中心調查(詳見本報相關報道),加州在全美各州孩子與父母“同居”的數據方面,位列20位。不過,對孩子們未來的擔憂不僅是華裔家長,橙縣社區大學的藝術史教授不止一次地問同學們是否同時在打臨工,當看到有半數同學都舉手,表示在打工後,有點寬心,說“有工作就好。我都不知道以後你們畢業了,如何負擔得起房子?如何負擔得起生活?我們當年可不是像現在這樣,現在生活消費太高了,你們的壓力會比我們大很多。”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18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4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