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News

Forums

Realty

大温餐馆点评

Car

Education

Yellow Page

Travel

北京: 亡羊补牢 事态频发北京急颁新政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要求对于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最迟应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同时对于出面回应的政府工作人员,要给予一定的自主空间,宽容失误。


  

  天津爆炸仍有很多疑点有待揭开(图源:VCG)


  该通知规定,要提高政务舆情回应实效。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要快速反应、及时发声,最迟应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其他政务舆情应在48小时内予以回应,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持续发布权威信息。

  值得关注的是,通知还对舆情回应的方式给出意见,“回应内容应围绕舆论关注的焦点、热点和关键问题,实事求是、言之有据、有的放矢,避免自说自话,力求表达准确、亲切、自然。”

  这已是北京在近几个月内第二次发文强调要第一时间回应舆情,在今年4月国办印发的《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种,就要求遇有重大突发事件时,负责处置的地方和部门是信息发布的第一责任人,主要负责人要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快速反应、及时发声。

  而需重点回应的政务舆情则包括,对政府及其部门重大政策措施存在误解误读的、涉及公众切身利益且产生较大影响的、涉及民生领域严重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涉及突发事件处置和自然灾害应对的、上级政府要求下级政府主动回应的政务舆情等。


  有学者表示,从公关和危机处理的角度来看,重大突发事件之后,政府部门要第一时间发布,否则容易导致谣言的产生、民众的猜测和质疑。即时信息可能不够完备,但要第一时间站出来,后续掌握的更加具体的情况可以持续发布。

  事实上,中共高层一直都对舆情回应的问题不乏关注,今年2月的一次国务院常务会上,李克强就说,“现代政府,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要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关切。”


  但在现实中,很多地方显然没能跟上高层的思维。从邢台水灾到连云港核工业事件,到更早的天津港爆炸事件,再到更早的长江沉船事故,官方对于舆情的回应依然显得滞后,滋生的不但是谣言、还有民众对于政府能力的质疑。这实际上已经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官方对舆情的回避导致了社会的不信任,而这种不信任又不断被官方的回避所激化,此次连云港的核循环项目时间,就突出的体现了这一问题。

  有评论指出,政府管控政务舆情应该有风险意识,地方部门捂盖子的功夫再高,也跑不过新媒体飞毛腿的速度;当事人涂脂抹粉的能力再强,也架不住真相的反噬能力。要彻底告别粗放的倒逼模式,进而建立起与公共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的主动式、科学式舆情回应机制。

  除此之外,还应当注意的是,加强舆情回应的关键不仅仅在于时效上的快速,还要准确判断当前的舆情核心是什么,否则只可能变成隔靴搔痒。前不久的雷洋案中,初期舆情的核心是雷洋的死因存疑,但官方的回应却始终聚焦在证实雷洋确系嫖娼之上,导致舆论出现分化,间接扩大了事态。

  诚如该评论所说,,权力公信之所以在少数地方、少数部门呈现透支状态,甚至公权发言陷入诡异的塔西佗陷阱,与政务舆情回应的千疮百孔有着莫大干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务舆情回应不仅是危机公关的技术,更是重塑权力公信的艺术。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73 Seconds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