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春天剜菜指南 田野里那些可口的草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小时候,正割“资本主义尾巴”,但养兔、养猪却没有人管。然而养猪,得喂一年才有收入。

  养兔就不同了。平均两个月剪一次兔毛,拿到土产公司换几块钱,最多时卖过二十多块,解决家里的点灯用油、吃盐、学生作业本等问题。于是家家都养兔子,我家最多时养过20多只。


  这样放学后,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提上篮子去割草。

  割草,我们不叫“割”,也不叫“剜”,我们叫“拽”,就是用手。事实上,草旺盛的时候,用镰刀是割,草才露个尖尖芽时,拿着铲刀应该叫剜才对,但我们一律叫拽。

  

  面条

  麦田里最多的是面条菜、麦秸籽、羊蹄甲,还有一种“米米蒿”。面条菜和麦秸籽长得象,只是一瘦一胖罢了。


  城里来的孩子老分不清,而我们,一眼就知道哪是面条菜哪是麦秸籽。面条菜可以“下锅”,煮面条或者熬糁子汤时,锅里放一些,饭就好吃很多。

  菜地里长得最多的是荠荠菜,还有蚂蚱菜,学名叫马齿苋。荠荠菜用滚水烫了,和鸡蛋炒了,包菜饺子,再没有恁好吃了。蚂蚱菜蒸馍,虚虚的,可好吃了,还治痢疾。


  还有一种草叫“喜虫蛋”,长一窝窝,很好拽。夏初就结籽,用手挤它的籽,叭叭响很好听。

  春风一吹,草儿们都闻风而出。这时麦苗还未起身,不怕踏踩,伙伴们就仨一群俩一伙地到麦田里拽草。等到麦子起身了,“米米蒿”也长高了,夹在麦苗间拼命吸营养。

  

  米米蒿

  这时就得专门拔了。脚踩在麦拢间,一根一根地拽。这时没有被锄掉的面条菜、麦秸籽也长高了,结籽了,夹在麦苗间。大人们忙着拔草,我们是一边拽一边还剥开面条菜的籽吃。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1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4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