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古巴只是美國的“半熟”果實(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當地時間7月1日, 奧巴馬宣布美國與古巴就恢復外交關系達成協議,並互設使館。僅一片加勒比海之隔,交惡長達半個世紀、欲實現邦交正常化的美古雙方,恐怕仍將攜手共度一段坎坷時光。


  

  玫瑰花園的宣告


  7月1日對美洲來說不平凡。

  首先,發生了兩件小事,一是古巴駐美利益照管處主任羅德裡格茲向美代理國務卿布林肯轉交了卡斯特羅給奧巴馬的信;與此同時,美駐古利益照管處主任傑弗裡也向古代外長轉交了奧巴馬給卡斯特羅的信,確認美古將於7月20日起正式恢復外交關系和重開使館。

  據了解,此時正值古巴外長訪歐,而美國務卿克裡也在伊朗參與核談之際。表面上與領導人溝通的都是代理者,事實上兩國在隨後幾個小時裡用各自的最高規格迎接了一個歷史性的“擁抱”----

  先是古巴沒有通過外交部而是直接由政府發表聲明,接著奧巴馬發表講話稱兩國“復交”。

  “經過半年來雙方代表團的4輪會談,現在總算有了成果。”中國社科院拉美所研究員徐世澄在接受本報采訪時指出。

  以冷戰為背景,美國在1961年宣布與古巴斷絕外交關系;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上演,此後美國對古巴實施經濟、金融封鎖和貿易禁運。兩國經歷半個世紀“馬拉松”之後,奧巴馬白宮的玫瑰花園正式宣告:美古邦交向長期正常化邁出了第一步。

  “拉美後院”的交鋒


  從去年12月17日宣布“破冰”到今年4月領導人會晤,美古“復交”走得十分艱難。據《今日美國》報道,5月底美國務院將古巴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中去除,使兩國恢復關系突破了重要障礙。

  另一方面,兩國使館的重建得益於古巴駐美利益照管處開戶問題的解決。“不叫使館,是因為利益照管處作為古巴駐美外交機構卻沒有能在美國一家銀行開戶,這使簽證費難以交付,阻礙了美國人到古巴辦事。現在問題解決,重開使館的道路基本上鋪平了。”徐世澄說。

  建館意味著恢復外交的開始, 而美國熱衷盡快與古巴“擁抱”則有其“特殊”考量。為摒棄冷戰“遺風”,奧巴馬此前表態“對古巴政策的轉變正值我們在美洲重樹領導力的時刻。”對此《紐約時報》分析,對古巴的長期孤立已經嚴重影響美國拉美的地位。但也有部分人士分析稱,美重回拉美“後院”也是為了擴大其對拉美的掌控以制衡俄、中等國在該地的影響力。


  另外,奧巴馬方面也實在難以放棄這樣一個重要的“政治遺產”。德國新聞電視台評論稱,先是伊核談判,又與古巴和解,將成奧巴馬的兩個最大的外交成果。

  此時,面對長期封鎖以及國際油價走低的古巴也需要外力刺激國內疲軟的經濟。佛羅裡達國際大學古巴研究所負責人豪爾赫・杜安尼指出,古巴現在急需資本與經濟關系的“多元化”,避免依賴單一盟友。

  “半熟”果實難落地

  19世紀初,美國當時的國務卿亞當斯曾宣稱:“像樹上的果子被風吹下必然要落到地上,古巴一旦脫離西班牙,必然並且只能倒向美國。”這便是為人熟知的“熟果”政策。

  時過境遷,美古“友誼之樹”在今天只結出一只“半熟”而略帶酸楚的果子。

  美古隔閡的根源在於意識形態之爭。雙方在政治體制、新聞自由和民主人權問題上有著根本性差異。奧巴馬在致卡斯特羅的信中強調,“復交”是要讓美國更多地接觸古巴人民以推銷它的普世價值。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0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10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