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新加坡: 新加坡模式为什么已经难以为继?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一位新加坡读者给杨博士写信,其中有这样一句:先生,新加坡刚刚结束的大选果然如你所说,开始起变化了,看起来,你说准了。。。杨博士转信过来,加了一句评论:不是我所说的,而是政治上的规律大抵如此,虽然政治不是科学,但也有其规律。新加坡人也是人,李光耀可以控制46年,不能控制到永远,变革是一定会发生的。下面把杨博士年初到新加坡考察时说过的几段话挑选出来,供读者参考]


  这次到新加坡来实地了解普通民众对新加坡模式的感受。以前也来过几次,但都没有机会同新加坡人深入交谈,去年底集中时间研究了一番“新加坡模式”后,计划了这次新加坡实地考察之旅。

  在几天时间里,我同十位各行各业新加坡当地人(包括三位出租车司机)进行了长达11个小时的对话,获得了从书本上很难得到的第一手感性认识。


  与新加坡普通人(此处指官员、富商与专家学者等精英之外的新加坡人)的聊天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话者几乎都对新加坡现状持满意态度。虽然在我的“诱导”下,有四位对话者都在最后多多少少表达了担忧与些许的不满,但总体来说,“人民很满意”,大家的幸福指数很高。有一位出租车司机这样总结:满不满意是相对的,只要和周围比较一下,不要说新加坡马来西亚强多了,就是同日本韩国、香港相比,我们也不差,新加坡建国只有45年,还不满意,要怎么样?

  有一位店员流露出对当局对付反对党(打压得毫不留情)的不满,最后也坦承,建国45年的新加坡,经济发展一直直线上升,反对党不管推行什么理念,能够提出比这更好的经济政策吗?反对党上台,能够让我们的收入更多、让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更快吗?如果不能,我们为什么要支持你?

  也有一位对话者对我赞扬新加坡表示“感谢”之后承认,李光耀培养自己的儿子当隔代接班人,延续他的王朝,让人心里总感到有点不舒服,而且,根据“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李光耀之子李显龙下台后,上去的人还会是他们指定的,甚至依然是他们自己的子孙后代(再来一次隔代指定)。至于这样的政府是否有贪污腐败,外界可能并不完全清楚,可有一个事实是,新加坡的贪污腐败的程度同亚洲其他国家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另外一位新加坡人告诉我,曾经有反对党的人指责李光耀贪污腐败(给自己买了一栋房子),被整得很惨,最后流亡澳洲。这事我早就知道,但这位新加坡人在说起这件事时的神态(压低声音,好像怕被人听到),我却是第一次注意到,我打断他问道,你在新加坡敢公开说李光耀的坏话吗?他支支吾吾地说,他们知道了,会告我诽谤。李光耀像一位皇帝,在新加坡你搞不过他的。

  我又问,如果我写文章批评李光耀呢?我在新加坡会有危险吗?他说,你在新加坡有地方发表吗?西方任何一个媒体刊登严厉批评李光耀家族的文章,都会被要求道歉与赔偿。我不以为然地说,扯,没有人会给他道歉与赔偿吧?这位新加坡人立即说,不道歉?你的媒体就别想再进入这个国家了。


  一直以来,我也认为有一个独特的“新加坡模式”,在经过一些研究,以及实地考察后,我才意识到,所谓新加坡模式,就是一种“混合政体”,是在西方早就出现过的一种混合各种政治体制的杂种制度,又叫“混合政治”。就我看到的文献,最早论及这种政体的是马基雅维利,他提出的“混合政府”是当今很多特殊模式的鼻祖。马氏看到了当时仅有的三种政治体制(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各有优点,也各有弊端,强调美德的重要性等等。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只有把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要素结合在一起的政府体制,才能造就完美的政府。

  马氏的学说有其他种种解读,并有多种延伸,但如果我们看一下香港、新加坡以及民主前的南韩与台湾等国家与地区,就不难看出马基雅维利的影子:既然每一个政治体制都有缺陷,那么为什么不择善而用?或者,对我有利的我就采用?采取实用主义,弄出一个特色的“模式”?

  当今的“中国模式”不正是如此?无论我们的政治制度,还是经济体制,又或者社会结构,文化意识形态等等,分开来研究,你会发现其中任何一个都没有独特之处,历史上很多国家都有过,现在也都还存在于地球上的很多国家之中,但能够把这些互不相干、甚至互相排斥的“制度”弄在一起,塞进一个国家的政体里,形成一种新的“模式”,则首推新加坡中国大陆。

  无论是新加坡还是中国大陆的政体里,你能够找到北韩与古巴依然在实行的书报管制制度,你也能看到在经济与社会风气等领域,有比美国还自由的东西・・・・・・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8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