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汪精衛五子女 不為人知晚年結局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離紐約不遠,一個林木扶疏的老人公寓裡,住著一對華人夫婦。美國鄰居們不會想到,這兩位耄耋老人有一重在華人看來比較敏感的身份:他們是汪精衛的女兒汪文惺和夫婿何孟恒。汪精衛與妻子陳璧君共生有六個子女,除了第五個夭折,其余都很長壽。這些子女多將往事塵封在心底,諱莫如深,唯一肯談家族掌故和個人身世的,只有汪文惺夫婦。《環球人物》駐美國特約記者高伐林曾多次登門拜訪,撰文《汪精衛的女兒女婿細述往事》細述大半個世紀以來汪氏家國風雲。


  

  1939年,汪精衛發表演講


  長女曾在農場賣花

  汪文惺老人已經95歲了,她出生在法國。汪精衛在辛亥革命成功後與陳璧君結了婚。他不肯當官,說推翻了帝制應該好好學些建設本事,夫婦倆與幾個反清生死之交一起到法國留學,1913年春在那裡生下兒子,1914年底又生了老二,即汪文惺。


  汪文惺是個早產兒,生下來只重三磅(約合1.3公斤),醫生認為她隨時可能夭折。後來,汪精衛夫婦回國協助孫中山,投入到跟袁世凱的較量中,看護女兒的責任,就交給了和汪精衛夫婦一同到法國留學的方君瑛、曾醒。

  汪精衛最信任的人,就是方君瑛、曾醒這幾位。方君瑛是中國第一個在歐洲獲得數學學位的婦女,曾醒是方君瑛四哥的遺孀,在日本留學時,參加了同盟會。他們三家關系密切。汪精衛長子名為“文嬰”,就是為紀念方君瑛(嬰、瑛同音),而汪文惺的得名,則是為紀念曾醒(惺、醒同音)。


  在他們的照顧下,汪文惺不僅沒有夭折,後來還出奇地長壽,迄今身體健康,拄著拐杖到處走,經常出現在華人社區的各種講座、展覽上,隨身的提包裡總是放著一本《紅樓夢》。她的性格很有點天不怕地不怕的勁頭,年過八旬時居然還敢騎馬。比她小一歲的丈夫何孟恒,本來身體更好,直到92歲,才在晚輩的苦苦相勸甚至軟硬兼施下,放棄了自己開車。今年因為胃部動了手術,才不得已坐上了輪椅。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警醒了全國人民,尤其是熱血學生。十幾歲的汪文惺,正在江蘇無錫念書,也與同學一起舉著小旗,高呼口號,到南京國民政府門前請願,要求抗日,要求懲治賣國賊。她懵懵懂懂,並未意識到自己怒火的對象,也包括自己的父親----汪精衛那時擔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長。

  1934年,汪文惺和何孟恒訂婚,1939年兩人正式結婚。抗戰勝利後,他們在香港度過了30多個春秋,先是辦了一個小花卉農場。何孟恒是金陵大學農業經濟系的畢業生,對於怎麼讓植物生根、抽條、開花,他有足夠的本事。他倆回憶起那一段芬芳四溢的日子,還一個勁地樂。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