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印度: 印度用簽證對中國進行"服從性測試"?想多了吧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近日,印度(专题)宣布全面恢復對中國公民的旅游簽證,並向全球各駐外使領館下發通知,重啟簽證受理程序。


與此同時,中印直航也在陸續恢復。繼印度靛藍航空(IndiGo)開通加爾各答—廣州航線後,多條航線進入重啟安排。

這一系列動向被一些輿論視作印度推動中印兩國關系正常化、釋放緩和信號的重要舉措,標志著因疫情和邊境問題中斷五年的人員往來正逐步解凍。




印度靛藍航空(IndiGo) 資料圖

拖延的直航恢復

此次直航的恢復,經歷了一場長達數年的拉鋸,印政府將恢復直航視作與中國談判的“籌碼”,在該議題上長期拖延。

航線中斷始於2020年。印度當年3月以疫情為由停飛國際航班,卻在短短兩個月後便恢復了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的通航。隨著6月發生加勒萬河谷沖突,印方單方面中止了對華所有直航客運。這一中斷狀態持續了五年,期間兩國往來人員只能輾轉香港(专题)、新加坡等第三地中轉,耗時費力。

直航的長期缺失,與印度嚴苛的簽證政策疊加,對依賴人員流動的行業造成了直接沖擊。電子制造、設備安裝、供應鏈采購等領域因缺乏穩定的往來便利而深受影響,部分企業的項目進度已出現明顯延誤。印度工商界雖屢次表達關切,但未能有效推動政策改變。


僵局在2023年出現轉機。中方自2023年起多次提議恢復直航,但印度方面堅決將“解決邊境問題”設定為恢復任何關系的前提,將民航合作與領土爭端捆綁,使其成為印度的“可打之牌”。

即便在2024年10月雙方達成邊境脫離接觸協議後,印方對恢復直航仍持消極態度。這一僵局的突破始於中方率先向印度公民開放神山聖湖朝聖通道及陸路口岸。在此背景下,2025年8月王毅外長訪印期間,雙方在十項共識中明確寫入要恢復“中國內地和印度直航航班”。然而,印方在後續落實過程中仍繼續拖延,將直航恢復視為外交籌碼而非互利舉措。最終達成的直航安排,更多是印方在外交對等原則下的被動回應,而非出於深化合作的內在動力。

外部環境特別是美印關系的變化,成為促使印度態度對華軟化的關鍵因素。面對特朗普(专题)政府在貿易、關稅等領域不斷加大的壓力,印度需要通過展現外交靈活性來爭取戰略回旋空間。在此背景下,對華恢復直航、放寬簽證等緩和舉措,更多是向美國傳遞印度“並非別無選擇”的信號,以期讓美“回心轉意”。這種有限的“對華示好”,本質上是印度的策略性舉動,而非印度對華政策的根本性轉變。


中印直航恢復的艱難過程無不體現印度對華政策中的保留與戒備。即便在當前關系緩和期,印方仍將直航視為對華“讓步”而非互利舉措。這種根深蒂固的防范心態,在簽證政策上表現得更為淋漓盡致。

設障的簽證開放

印度對華簽證看似放開,實則從申請到審批層層設障。其繁瑣的申請流程、嚴苛的審核標准、巨大的不確定性,共同構成了一場“服從性測試”。

整個申請流程從一開始就問題頻出、困難重重。7月印度駐華使館宣布開放旅游簽證時,其簽證中心官網的中英文頁面就出現明顯出入:英文版要求10萬元銀行流水,中文版卻顯示100萬元。這種基本信息的不一致,反映出印方在簽證事務上的不嚴謹、不上心。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4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0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