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船只"空前規模"現身美海域 華府緊急行動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美國國土安全部日前公布一份報告稱,中國今年的軍用和科研船只以前所未有的數量,在美國北極海域活動。美方正以“戰略性方式”加強在北極海域的存在。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26日報道,這份“破冰船協作計劃:美國人力發展方案”指出,“2025年,中國軍用和科研船只以前所未有(unprecedented)的數量,在美國北極海域內及其周邊活動,促使美國海岸防衛隊(USCG)果斷出手,捍衛美國主權。”並補充,“主動采取行動的姿態反映了本屆政府重新致力於確保美國邊境與國家利益的安全,即便是在偏遠的北極地區。然而,如果中國未來的行動超出法律規范,其持續擴張破冰船船隊的行為,可能對美國的海上主權構成挑戰。”

美國北極地區的海域權利,包括拉斯加北岸外12海裡的領海,以及依慣習國際法劃定00海裡專屬經濟區(EEZ)。不過在EEZ之外,美國國務院近年公布了總計約100萬平方公裡的“延伸大陸架”(Extended Continental Shelf,ECS)范圍,分布於包括北極在內的7個區域,但該主張普遍受到質疑。


今年,美國海岸巡防隊啟用了新型破冰船,名為“USCG Cutter Storis”,這也是海岸巡防隊25年來首次取得的極地破冰船。國土安全部官員表示,海岸巡防隊在21世紀要實現美國北極的國家利益,“需要更多現代化的船艦”。美國總統川普在“大而美法案”中編列了85億美元,讓美國能加快獲得破冰船。


國土安全部說,政府已啟動“人力發展計劃”,來培育具備設計與建造高復雜度破冰船能力的專業人才。美國國土安全部強調,極地破冰能力不足可能意味著“把北極的主導權拱手讓人”,導致安全疑慮升高、北極航道通行受限、寶貴資源流失,以及在制定未來北極政策時影響力減弱。

國土安全部長諾姆(Kristi Noem)上周在華府接待加拿大駐美大使和芬蘭經濟事務部長,3國“承諾加倍努力振興國內造船業並擴大破冰船隊”並補充,“我們在抵御對手爭奪北極的競賽中達成了重要裡程碑,”諾姆說,“在川普領導下,我們終於開始主張我們在北極的主導地位。”




芬蘭破冰船“諾迪卡號”(MSV Nordica)2017年7月航行在加拿大北極群島西北航道維多利亞海峽的海冰上。(美聯社)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