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移除這一部位後,男性延壽13%,而女性加速衰老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我們都知道,一般來說,女性總是比男性要活得更久。


但你知道嗎?這一結果竟然和生殖細胞有關。

來自日本大阪大學的科學家們,借助非洲鳉魚這一壽命短暫的“小生命”,揭開了隱藏在兩性壽命差異背後的神秘面紗。


這項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研究,為我們提供了全新的視角:生殖細胞,遠非簡單的繁殖工具,竟是調控壽命的“性別開關”。

這項研究大膽移除了非洲鳉魚體內的生殖細胞,結果令人震驚。

雄性魚的平均壽命竟然延長了約13%,而雌性魚的壽命卻縮短了6.6%,兩性之間原本顯著的壽命差異隨即消失。

更令人驚奇的是,去除生殖細胞的鳉魚出現了“持續生長”現象:雌魚體重上漲27%,體長增加10%;雄魚亦分別提升16%和5.7%。

換句話說,生殖細胞不僅參與繁殖,更深刻調控著生命的能量分配與衰老速度。

那麼,這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生物學機制呢?



Free embryo life evolution illustration


答案與激素信號通路密不可分。

在雌性魚體內,移除生殖細胞導致雌激素水平驟降,激活了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通路。

IGF-1雖有助於生長,卻也加速衰老進程,或許這正是雌魚壽命縮短的罪魁禍首。

相反,雄魚的去除生殖細胞誘發了維生素D信號通路的強化,促進了骨骼肌再生、膠原蛋白合成及骨密度提升,這些抗衰老效應令雄魚壽命得以延長。


更妙的是,針對維生素D的補充實驗顯示,這種手段能夠同時延長兩性壽命,且顯著改善雄魚的生理狀態。



這一發現不禁令人感歎:原來生殖細胞猶如生命中的調節樞紐,連接著性別、衰老與修復能力。

事實上,這一結論並非孤立。

源自“性選擇壓力”的全球動物園研究表明,性選擇競爭激烈的物種,其雄性壽命普遍較短。

例如,雄獅為爭奪配偶頻繁廝殺,壽命被嚴重消耗;反之,一夫一妻制的靈長類雄性擁有較長壽命。

可見,自然選擇塑造了兩性截然不同的生命策略:雄性更偏向“競爭求偶”,付出高昂能量代價;雌性則傾向“長壽養育”,用壽命換取後代的茁壯成長。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