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輪椅上的律師"和他的華裔新娘(圖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 2024年8月,戴維和丹妮在意大利松德裡奧。(受訪者供圖)

一路走來,戴維遇到了太多阻力,他在求職時也遭遇歧視。正如他所說,即使在美國,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殘障人士的潛力。


2024年,他迎娶了美麗的妻子丹妮。他們的故事還登上《紐約時報》,激勵了眾多網友。

總有人能找到各種理由不雇傭殘疾人。他們可能會說,“抱歉,這不是你的問題。而是因為我們找到了更聰明、更有潛力的候選人”。這樣一來,歧視就被掩蓋了。

“資金是個難題。”戴維提到,公立學校預算有限。通常學校都願意為學生提供全方位支持。但是,如果有家長為重度殘障學生要求極其昂貴的服務時,學校會感到棘手。甚至有些家長會威脅起訴學校,認為他們沒能真正照顧到有特殊需求的學生。

貝氏肌營養不良症(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會導致人肌肉無力並逐漸萎縮。這種由基因突變引發的疾病,發病多見於小男孩。

戴維(David Choi)是一名韓裔美國人,他與這個疾病已搏斗了38年。

6歲時,因父親工作調動,他隨家人在新加坡生活,那是他最像普通孩子的時光;13歲時,他開始離不開輪椅,可回到韓國後,他和家人卻找不到一家擁有無障礙設施的公立學校;2000年初,他們全家移民美國,原因之一就是,家人認為那裡的環境更有利於他的成長。

得益於1960年代的殘疾人權利運動,美國是較早重視無障礙設施建設的國家。配有輪椅升降機的校車、一路坦途的校園,乃至街邊隨處可見的小坡道,都讓戴維感到“接納和包容”。

他在輪椅上讀完了中學,僅三年半就修完了紐約大學政治科學的學分,再後來攻讀哥大法學院博士研究生。畢業後,他進入紐約一家律所,成為一名“坐在輪椅上的律師”。2024年,他迎娶了美麗的妻子丹妮。他們的故事還登上《紐約時報》,激勵了眾多網友。

一路走來,戴維遇到了太多阻力,他在求職時也遭遇歧視。正如他所說,即使在美國,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殘障人士的潛力。迄今為止,戴維的病情還在繼續惡化,BMD在現代醫學中還沒有徹底的治愈方案。但他從未對自己的人生給出限制,他堅持學習、工作,追尋伴侶、邁入婚姻、規劃世界旅行,正如年少時,父母從未因為他的殘疾而限制他的人生選擇。


“雖然我從未想過自己會結婚,但我堅持嘗試,對吧?結果就成功了。”他說。

1

“真命天女”

丹妮是從約會軟件上認識的戴維。


她是一名北京姑娘,是一名全職的兒童孤獨症康復師,彼時到美國已七年。

在約會軟件上,她注意到戴維是哥大法學院博士,是一名律師,比自己大幾歲。在美國,法學院往往以學業繁重、標准高著稱。對一名殘障人士來說,取得這樣的成績並不容易,這讓丹妮感到敬佩又好奇。

二人在線上聊得很投機,很快他們選擇了紐約東村的一家日本餐廳,約定下午見面。

丹妮至今還記得第一次約會時的場景。

她走近餐桌台,看到坐在輪椅上的戴維正朝她打招呼。他戴一副黑框眼鏡,文質彬彬,很有風度。

後來她才知道,戴維精心籌備了這場約會,盡量掩飾肢體上的窘迫。

“他交代陪同助理揭開輪椅的安全帶,把他的雙手放在餐桌上,再把信用卡交給服務員,然後快速支走了他。”丹妮說。

他們聊得很投機。餐館傍晚早早關門後,他們還找了另一家店喝飲料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0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