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News

Forums

Realty

大温餐馆点评

Car

Education

Yellow Page

Travel

谷歌: 谷歌新AI炸场!设计师/前端又失业?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这两天,大伙儿的朋友圈、视频号、X 上,应该都被谷歌刷屏了。


Gemini 3,史上最强多模态模型;Nano Banana Pro,4K 级 AI 画图神器;

再加上一堆“吊打”“逆袭”“炸裂”的标题,仿佛只要点点按钮,我们马上就能一键变身:


设计师圈的,海报、PPT、LOGO 信手拈来;

程序员圈的,代码一行不敲,项目自动上线。

我们也上手测试一番,必须承认 AI 这次把各种技能的门槛再度拉低。

然而,门槛并没有消失,只是悄悄挪了个位置。

过去的门槛,是“你会不会做”; 现在的门槛,变成了“你会不会问、会不会审、会不会改”。

这就是今天我们想跟你聊的:在 Gemini 3 + Nano Banana Pro 时代,AI 放大的,不只是生产力,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媒体口中的“全民专家时代”

先把时间拨回过去两天。

Gemini 3 发布,Nano Banana Pro 跟着亮相,媒体们的兴奋程度,几乎可以用“嗓子都喊哑了”来形容。

官方给出的宣传点,大概是这样的:

Gemini 3 Pro: 多模态推理更强,能看视频、读长文、写代码,还能一步步展示“Deep Think”推理过程;

基准测试: 在复杂推理、定理证明、新一代 ARC-AGI 测试上,分数很漂亮;

Nano Banana Pro: 基于 Gemini 3 Pro 打底,不只是“画得好看”,还能生成信息图、数据可视化,号称 4K 级图像生成与编辑。

面对这样惊艳的效果,国内外社交媒体基本分两拨。


一拨是兴奋派:“这下真是人人都是设计师了!” “Gemini 3 这推理能力,感觉已经是‘会思考的同事’了。”

另一拨是焦虑派:“那我这种刚学完 PS、刚入门数据分析的,是不是直接毕业了?” “前端用 AI 就能搞定了,前端程序员要失业了?”

不管你属于哪一拨,这些想象,非常符合人性:

我们希望工具能帮我们跳过枯燥的训练,直接抵达“出结果”的那一刻;

我们也本能地害怕:如果人人都拿到了同一把“神器”,那我还有什么优势?


看似矛盾的看法,背后都有同样的假设:只要把 AI 工具升级到足够强大,门槛就会被彻底抹平。

真的如此吗?

谷歌AI这次很强,但大家的期待可能有点离谱

不妨先看几个比较“扎心”的现场案例。

The Verge 的编辑拿到 Nano Banana Pro,做了几组很接地气的测试: 把一张节日家庭合照,背景从室内换成海滩;给人物换套衣服;调整光源方向。

听上去都不难,是吧?这可是号称 4K 图像、专业级编辑能力的模型。

结果呢?

有的图片里,人物衣服被莫名其妙“减料”,多出了一些尴尬的裸露细节;

有的画面,手脚比例怪异、脚趾数量不对、阴影方向和光源完全对不上;

有些场景,你让它加一句文字,它给你加了,但字体、位置、对比度,怎么看怎么别扭。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Prev Page123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63 Seconds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