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没人敢提 "习着作"悄悄靠边站了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在当下中国各大书店的显眼位置,总能看到一排排以习近平名义出版的书籍,封面金光闪闪,定价不菲,却常常落满灰尘。照片中,那堆积如山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习近平著作选读》,甚至打出“低至1折”的促销牌子,依旧无人问津。


为什么这些“国家宝典”会沦落到如此地步?或许,这不仅仅是市场冷遇,更是民众对这种“出版狂潮”的无声抗议。本文将从数量盘点、稿费隐忧、作者谜团、上台前后的反差、中外对比,到潜在的腐败质疑,以及一个荒诞的未来推测,一一剖析。

一、先盘点一下:习到底出了多少本书?


习近平的出版历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上台前(1953年生,2012年上任前)和上台后。根据维基百科的习近平著作列表,早年他作为地方官员时,主编或参与出版了约8-10本地方性书籍,如1985年的《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1992年的《企业魂》(上、下册)、1993年的《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等。这些多为工作总结或地方志,数量有限,远非个人“力作”。

真正“爆发”是从2012年上任后开始。官方渠道如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站,列出了数十本“重要著作”,包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已出5卷)、《习近平书信选集》、《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

海外媒体和网络统计更惊人:据自由亚洲电台报道,执政十余年已出300册,由欧亚20多家书商发行;YouTuber王志安估算,2023年单年发行量就达数千万册;Goodreads平台甚至记录了205本以其名义的书籍。

综合来看,总量至少150本以上,上台13年(2012-2025),平均每年约11-12本。这在全球领导人中堪称“最高产作家”,却也引发疑问:一人怎可能年产如此海量?

二、若每个党员买一套,其稿费有多少?

中国共产党员总数已突破1亿,截至2024年底达10027.1万名。 假设每个党员强制或“自愿”买一套习近平全集(以《习近平著作选读》等系列计,约10-15本为一套,平均定价1000元/套),总销售量将达1亿套,总收入1000亿元。按中国书籍版税标准7%-10%计算(人民出版社确认领导人书籍也按此执行),


稿费将高达70-100亿元。这还不算公款采购:据《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3年12月下半月销售榜前20中,习近平相关书籍占12本,发行量上亿册。

早期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首印即数百万,稿费单本就过亿。如此“天价版税”,远超普通作者每千字100-150元的标准, 习近平出书更像是一场公帑盛宴。

三、书的内容到底是谁写的?


翻开这些书,内容多为讲话摘编、书信选集或论述汇编,如《论把握新发展阶段》(2021年),实则源于公开演讲的剪辑。

官方从未透露是否有“笔杆子”团队润色,但类似毛泽东时代,领导人著作往往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整理。海外分析认为,这些并非习近平一人原创,而是宣传机器的产物——演讲录音转文字,再由专家“提炼”。若真为一人所写,年产12本岂非“神迹”?这也解释了为何内容重复冗长,缺乏深度创新,读者难有共鸣。

四、习近平未上台之前为何没出一本书?

上台前,习近平作为“太子党”一员,曾在福建、浙江等地任职,但出版寥寥,仅有少数地方工作手册。

为何?简单:那时他非“核心”,无国家资源倾斜。早期书籍多为内部流通,非公开热卖。2012年后,伴随“习思想”入宪,出版成系统工程:从《摆脱贫困》(2014年重印)到多卷本系列,均由中宣部统筹,首印量动辄百万。这前后反差凸显:权力决定“产量”,而非才华。


1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