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人生下半場別怕 專家:簡單8習慣奠定晚年"安康"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老後該怎麼保持健康快樂、頭腦清晰?投入老年醫學40多年、現已74歲的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專家萊普齊(Rosanne Leipzig)心得豐富。她強調,老化是一場過渡的過程,除了健康指標與醫療,態度也是關鍵。她日前在美國CNBC分享自身8個日常習慣,讓晚年生活愉悅充實。


一、活動筋骨:萊普齊每天早上做一套“拜日式”瑜珈動作,可收精神煥發、促進血液循環之效。她最近開始每周上健身房請私人教練指導,僅僅幾個月就明顯感覺強壯了些,注意力更集中,平衡感改善,睡眠品質提升。

二、鍛煉腦子:她每天一早用報刊的文字游戲“叫醒”大腦,能讓腦子更清醒,想起許多較不常用的字匯,不僅有趣也有助防止大腦生銹。


三、接近大自然:她每天找時間走向戶外,尤其晴天,曬太陽能改善情緒與睡眠品質。去公園散步,至少抽一些時間站在陽台上也行。

四、參與社區活動:她長期參加教堂唱詩班、志工服務、指導學生、協助失智症患者服務計劃、倡導保健等自身支持的議題。這讓她與不同年齡層人士建立深厚友誼。




五、使用助聽器:萊普齊60多歲就開始用助聽器,改變顯著,她更容易聽清楚他人說話、促進理解力,也更有活力,“別因為怕顯老而拒用,無法參與對話反而更無法融入”。現今很多年輕人戴耳機,老人戴助聽器並不惹眼。小小改變能大幅提升生活品質。


六、“相互依存”取代“獨力獨行”:過度依賴讓人喪失自主權,相互依存則是讓自己專注於做想做的事的同時允許他人相助。助聽器、拐杖、居家照護協助,都是支持的力量。她以一名重病老友為例,為了聽演唱會,他願意坐輪椅、請助手幫忙,如願聽到喜愛的歌曲也見到一票老友,心情愉悅。

七、積極抵擋“年齡歧視”:社會常給老人貼上糊塗、無能、固執的標簽,或直接無視。萊普齊主張,長者要勇敢維護自身與他人權益。研究顯示,對老化抱持積極態度能促進長壽也更健康。她不怕別人知道自己年逾七十,還常告訴別人“能活到老是一種幸運”。

八、享受“漸進式”進步:萊普齊建議,發揮創意以適應轉變。她剛開始操作劃船健身器時,撐2分鍾難如登天,於是她每周練1到2次,每次增加1分鍾,後來進步到每次能運動10分鍾並漸漸突破,現階段目標15分鍾,達標後考慮挑戰20分鍾,“與自己比賽,享受進步的樂趣,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能耐”。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