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News

Forums

Realty

大温餐馆点评

Car

Education

Yellow Page

Travel

"银行直供房"大增,楼市下行经营贷续贷风险曝光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第一财经此前曾报道,据不完全梳理,包括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近期均通过线上平台大量直接销售房产。在京东资产拍卖平台或阿里资产拍卖平台上,部分银行在售房产标的已超千套,处置速度明显加快。(详见)。这一现象已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


银行为何加速推出直供房源?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叠加推动。一方面,随着部分经营性贷款陆续到期,抵押房产因当前房地产市场下行而面临价值重估,出现评估价低于原贷款金额的“价值倒挂”现象,导致部分企业与个人面临续贷困难,违约房产随之进入处置流程;另一方面,银行自身也面临资本消耗、盈利补充与房价预期下行的压力,加速处置抵债资产成为其优化资产负债表、释放资本空间的重要选择。

展望未来,业内普遍认为,目前一、二线城市涉房风险整体可控,但部分区域仍面临风险出清压力。在此背景下,银行正积极拓展资产证券化等多元化处置渠道,探索存量房产的有效盘活路径,力求在稳步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实现资产价值的最大化回收。


有何原因?

多位房地产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表示,银行通过线上平台直接出售房产的“直供”模式近期显着增加,尤其是在部分区域性银行中更为普遍,其标的物多为“抵债房产”,且这些地区的房价下行压力更为明显。有银行人士也证实了直供房挂网数量逐年走高的趋势。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资产交易平台的统计口径往往包含了已结束、已撤销的场次以及同一资产的重复挂牌,导致表面数据被高估。业内人士指出,若剔除这些因素,当前银行直供房在整体二手房市场规模中的占比仍然有限。

那么,为何银行直供房数量短期内出现较快增长?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这与续贷风险有关。一位券商房地产首席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表示,此前银行为支持实体经济,向部分中小企业发放了以房产为抵押的经营贷款。如今三年周期陆续到期,抵押房产面临重新评估。受当前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这些房产估值普遍低于贷款发放时的估值,导致部分借款人出现资金缺口、难以按期还款,大量抵押房产因此被银行收回并推向拍卖市场。

此前,部分市场也出现高评高贷乱象,进一步增加续贷风险。(详见)


针对房产估值问题,监管已提示风险。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公告显示,自年初以来,宁夏、湖北、江西、河南、重庆、安徽、浙江等十余个地方监管局相继发布“零首付”购房的风险提示公告,明确“高评高贷”“他方垫资”等购房套路的违法违规风险。

银行自身也存在加快处置抵债资产的强烈动机。开源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刘呈祥认为,在零售风险上行时期,银行加快抵债房产处置速度或缘于:第一,降低资本消耗,根据财政部《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银行取得抵债不动产和股权后应于两年内处置,若超期未处置,则在资本计量时施加惩罚性风险权重。《商业银行法》修订稿拟将处置期延长至5年,同时2024年开始施行的新资本管理办法将超过处置期的非自用不动产风险权重由1250%调降至400%,但当前上市银行资本普遍稀缺,抵债房产累积将进一步消耗资本,故加速处置可缓解资本压力;第二,可补充盈利,当前银行营收增长仍承压,银行将抵债房产折价出售,可有效加快资金回收,补充当期利润;第三,可规避房价波动,银行加速处置抵债房产或由于房价预期因素,若抵债房产处置周期进一步拉长,当未来房地产市场修复不及预期时,其回收率将下降,故当期折价出售可规避市场风险。


加速处置不良资产

当前,各类零售贷款风险正持续暴露。国信证券研报显示,目前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在内的各类型零售贷款不良率都在上升,零售风险正在暴露当中。

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一直以来都是优质资产,不过2021年以来受房地产行业风险暴露影响,不良率也在上升,目前仍未见顶。其他个人贷款不良率在2016年见顶后持续回落,不过2024年开始又有所反弹,目前仍在上升。从细分结构来看,其他个人贷款不良率在2024年之后反弹,主要是受到个人经营性贷款不良率快速上升影响。

在此背景下,不良资产处置已成为银行传统业务之外的重要利润增长点。处置手段日趋多元,涵盖核销、清收、转让、资产证券化(ABS)及抵债等。

从抵债资产角度看,国有大行处置节奏明显加快。开源证券在近期的行业研报中称,国有行对抵债资产处置速度加快,如建设银行2025上半年处置规模已超过2022~2024年历年水平,中国银行、交通银行2024年处置规模分别为19亿元和4.5亿元,显着高于往年水平,或反映国有行通过加速抵债资产流转来释放资本空间同时补充盈利的诉求。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Prev Page12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74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