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一中原則"失效,"一中政策"模糊?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有評論指出,中共的抗議聲明“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已難掩其敘事正當性的日益流失,也無法阻止台灣與世界互動的愈加制度化與公開化。


台灣“上報”發表文章《一中失效,台灣成為世界的常識》,作者洪耀南指出,2025年11月,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與台灣APEC代表林信義會面並公開合影,同月,台灣副總統蕭美琴於歐洲議會大樓出席“對中議會聯盟”(IPAC)年會,發表演說,強調台灣在全球民主與安全體系中的角色。這兩起事件再次撕開北京“一中原則”的外交迷障。

文章說,中共的抗議聲明照例使用“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等字眼,意圖定調事件性質。然而,這樣的語言制式已難掩其敘事正當性的日益流失,也無法阻止台灣與世界互動的愈加制度化與公開化。這不再只是台灣的外交突破,而是國際秩序結構性調整的具體體現。


中國對外長期強調“一個中國原則”,主張台灣屬於中國領土,並要求他國不得與台灣有任何官方接觸。作者指出,進入2020年代後,“One China Principle”與“One China Policy”之間的語義差異日益被凸顯。多數國家選擇使用“一中政策”。“原則”代表北京版本的政治定義;“政策”則是各國依本國利益調整而成的外交實踐。當“一中原則”不再是不可挑戰的絕對真理,而是變成可以詮釋、切割甚至否定的語言框架時,北京的話語權正在被去中心化。

作者認為,世界不是在對抗中國的存在,而是在重新定義“中國”能代表什麼、不能代表什麼。“一中原則”不再是世界對台灣外交關系的終點,而是新的戰略對話起點。



有評論指出,“一中原則”不再是世界對台灣外交關系的終點,而是新的戰略對話起點


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言論在日本越界了嗎?

台灣“鏡報”發表文章《台灣有事就是日本的“存立危機事態”》,作者廖國翔指出,日本高市內閣從上周五開始,一連串對於“台灣有事”的表態與發言。不僅代表著高市早苗將繼續維持安倍路線,也隱含著日本協助台灣抵御中國武力進犯的可能性。


作者指出,2015年安倍內閣所提出的安全保障關聯法案修正案中,針對日本自衛隊出動的條件進行更細部且具體的規范。至於近來躍上媒體版面的“存立危機事態”,正是於該修正案中,在事態對處法第2條第4項所新增的法律概念。針對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就是存立危機事態”的發言,在11月9日日曜報道播出時所做的觀眾即時民調顯示,經62.187名觀眾投票後,82%認同此發言是妥適的,僅12%認為不妥,6%沒意見。這也足以凸顯當前日本整體的社會氛圍,某種程度上也意識到台海若發生戰端會對日本帶來不小的威脅,並支持行使自衛權。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上周在國會表示,“台灣有事”可能構成“威脅日本生存的事態”

回到台灣本位的現實層面來看,作者指出,目前台灣面對的是世界軍事武力排名第二或三的中國威脅。要單憑台灣自身成功抵御並還擊來自中國的所有攻擊,從現實層面上來說的確不太可能,甚至有點癡人說夢。台灣能做的,除了要提高軍事預算,研發與購買更精良的武器,將自己武裝成刺蝟來威懾中國外,更得要不斷強化自身在國際社會中的重要性,讓國際認可台灣是不能隨便地被中國以維持內政之名強行侵略,否則將會對整體國際秩序帶來重大危害。而台灣更應利用先天的地理位置以及多年來所構築名為硅盾的半導體產業,在國際社會中持續作為關鍵樞紐。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9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4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