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周五這場全國性會議,寒意傳到每個人了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老板痛久了,農民工還能好?


1

11月13日,農字口召開全國鄉村會議,指出要繼續實施好返鄉回流脫貧人口促就業專項行動,防止形成規模性返鄉滯鄉。


如果說與以前的口徑有所不同,那就是從原來的鼓勵返鄉創業,變成了防止滯鄉。

換句話說,還是要鼓勵出去打工,否則留在家裡只能有可能返貧。

這與中國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任務圓滿完成過去了5年時間。

巧的是,13日同一天,國外有媒體稱,當下正處在一種“外強中幹”的矛盾狀態:國際舞台上強勢表現,長袖善舞,但普通人的生活卻在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

脫貧當然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成績,但看實現的路徑,守成有些難度。

農耕時代,主要生產要素為土地和人口,這也是古代戰爭主要的爭奪對象。這時的空間經濟是平面的,土地甚至比人口還重要。

而到了工業尤其是數字經濟時代,土地、人口之外,還多了手握資本的企業家這個最主動的生產要素。城市是三維立體的,人口得以集聚、資源得以高效配置,因此國土空間重要性下降,這便是最近幾十年改革開放“招商引資”的本質:培訓、吸引最優秀的資本(企業家)。體現在戰爭上,除了俄羅斯,現在戰爭不以爭奪土地為目標的原因。體現在經濟空間布局上,移民、人口集聚成為趨勢。




資料圖

因此,同樣的一塊錢資本投下去,在杭州、蘭州、涼山農村產生的經濟回報完全不同。非要往農村投,相當於將城市上繳的本可產生更大投資效益的稅收,投向收益率為負的地區,這違反市場配置資源規律,不可持續。因此東北振興、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和鄉村振興,都在產業振興這個環節上有些卡殼。

與產業集聚相匹配的是人口集聚。現在各個城市都在搶人,這符合經濟規律。“一高一低,方成瀑布,一平一靜,終為死水”,資源與人口的差距本來就能帶來經濟發展的勢能,人力拉平區域差距卻可能阻塞經濟流動。但隨著稅收流向農村,人隨錢走,本應移民城市或發達地區的人口滯留農村,人為地打亂了市場配置勞動力的節奏,也遲滯了這批人口的城市化進程。

從13日這個會議的情況看, 滯留農村的這些人口,事實上出現了嚴重的就業問題,說明農村的產業振興尚未實現。


我一位朋友是這個領域的知名企業家和專家,他有兩本相關的著作,對此有非常清晰的論述。

從空間經濟學的視角看,內地,尤其是農村,很難發展工業和三產,最有可能的是農業。於是,養雞養羊、種花栽果成為振興“產業”,基本上都拿到了巨量的補貼。

而對正常的經濟體來說,補貼扭曲市場,也是貿易戰的焦點之一。

事實上,補貼造成供需失衡,原本贏利的農業企業不少已經破產。

我讀大學時,政治老師講過一句話“真正的解放農民是消滅農民”,意即農民城市化,一個現代國家不需要那麼多農民。

事實上,脫貧之所以能夠實現,相當部分收入仍然來自打工收入。

如果現在城裡找不到工作,被迫返鄉滯鄉,大規模返貧並非不可能。我一家杭州郊區的親戚,最近從工作了20年的上海返鄉,孩子也轉進了鄉鎮的中學。夫妻倆正准備在杭州市區找工作,但也很難。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4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