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睡不着太折磨 专家找出"最佳助眠"音乐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台湾睡眠医学学会2023年发布统计,台湾每5分之人口饱受失眠之苦。不少失眠族试图避免服用药物,从日常生活著手,然而即使在饮食、寝室环境、远离3C装置、固定就寝时间等方面下工夫还是睡不著,苦恼非常。


学界最近在这方面有了新的研究成果,睡前聆听特定种类的音乐大约1小时,能收到很好的助眠功效,50岁以上中老年人口改善效果显著。

英国《每日邮报》日前报道,中国大陆宁夏师范大学最近在美国知名的《公共科学图书馆期刊》(PLOS ONE)发表研究成果直言,考量人们对于长期服用助眠药物的忧虑,音乐是深具前景的非药物疗法,能够改善老年人的睡眠品质。


宁夏师范大学研究团队分析了10项相关研究结果,总共涉及602名接受音乐疗法的成年人,多数的治疗方式是被动聆听节奏缓慢的纯音乐或古典乐,演奏速度为每分钟60至80拍,每次持续20分钟至60分钟。有些失眠受试者只接受1次疗程,有些疗程长达3个月。

让大脑“降速”


科学家发现,整体平均差异值仅-0.79,这代表音乐疗法改善患者失眠症状的成效达到“中度至显著程度”。不过,10项进行分析的研究之中有2项可能受干扰因素影响而有所偏颇。虽然如此,研究团队认为音乐可影响大脑调节情绪的方式,并改善老年人睡眠障碍中常见的“情绪波动”。已有研究证实音乐能降低皮质醇浓度、减缓心率与呼吸频率,进而放松身心,并帮助入睡。

研究团队总结,音乐或许还能帮助失眠者建立新的“睡眠心理联想”,借此取代原本干扰睡眠的不良习惯。这项结果也需要更大规模、更严谨、追踪时间更长的后续研究,方能进一步评估音乐疗法的精确成效。




台湾人有五分之一深受失眠困扰。(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此前早有研究显示,音乐有助于锻炼注意力集中、缓解头痛、控制慢性疼痛的作用。不同频率的音乐会引导脑部执行特定功能,例如警报、尖叫等高频声音会触发肾上腺素分泌,让人们做好采取行动的准备。低音符、调子较低的低频音乐,则有助于大脑运作“慢下来”。一般而言,熄灯后到入睡,大约需要10分钟到20分钟。夜间醒来或睡不著不见得是失眠,有可能受到其他健康因素影响,例如癌症、中风、不孕。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8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4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