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醫生坦白局:是的 我們降薪了!這工資養不起家了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記者 張鈴

“是的,降薪了。”面對是否降薪的提問,多地多名醫生這樣回答經濟觀察報。


郭奇在重慶一家縣醫院做普外科主治醫師,他是從今年8月感受到明顯降薪的。這半年,工資每月會晚發兩三天,扣完五險一金後,到手基本工資約2000元,績效工資則從年初的6000元左右,降到現在的4000元左右,降幅為30%左右。

和郭奇情況類似,在西部某省級兒童醫院工作的許星工資也比去年降了三分之一。她覺得這可能只是開始,因為最近一個月,她又三次聽到書記在院務會上提到降薪話題。

在華中地區一家大型三甲醫院擔任科主任的杜月,最近正為科室幾十位醫生的收入發愁。醫院每月根據門診量、使用藥品和耗材情況、住院天數、抗菌素使用比例等指標核算出各科室的績效基數,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分別按績效基數的1倍、1.2倍、1.3倍、2倍拿績效。9月,杜月科室的績效基數從上月的1萬元左右,降至7000余元。

上海一位資深醫院管理者李鳴了解的情況顯示,醫生降薪是個大趨勢,有的基層醫院醫生月收入降到兩三千元,還有些欠發達地區的醫院連基本工資都發不出來,部分地方出現醫生兼職開滴滴、送外賣的情況。

上海的情況還不至於這麼嚴重,但有些醫院醫生收入也降了10%—15%。”李鳴說。

多位受訪醫生認為,降薪是經濟大環境、醫保控費、醫院大修大建這三大因素綜合影響後的結果。

“前些年,誰會想到醫生會降薪?”李鳴說,“但是,現在很多新蓋的醫院裡,醫生比病人都多,哪來的錢發工資?”


獎金腰斬

“因為降薪,醫院最近派了個副院長,專門出去學習新的績效考核方法。”郭奇說。

和多數醫生類似,郭奇的工資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基礎工資,取決於員工工齡、職稱和崗位,是固定的;另一部分是績效獎金,由醫院與科室二次分配形成,科室先將收入上交給醫院,醫院拿出其中的8%—12%分配給科室,科室再根據工作量、職稱、級別分配給醫生。一般來說,基礎工資是小頭,約占工資總額的三成,績效獎金是醫生收入的主要來源。


降薪後,郭奇聽到有同事發牢騷:“這個工資養不起家了。”

工作十年來,郭奇經歷過幾種績效核算方式。最初,醫院單純按職稱系數核算績效,住院醫師的系數是1,主治醫師的系數是1.5,副高、正高就更多。後來,他經歷了按工作量、工齡等多種績效核算方式。每次績效改革前,院領導要麼出去學習,要麼請專門的團隊來給醫院做績效考核軟件,醫生按照規則填寫數據,系統自動算出對應的績效數字。

許星有副主任醫師職稱,基本工資4000多元,前兩年,她能拿一萬多元績效獎金,現在不足萬元。科室裡資歷淺的醫生收入會少一些,基本工資到手1000多元,績效獎金三四千元。

除了工資,縮水的還有福利。許星說,過去,對病案質量高、服務質量好的醫生,醫院會給較多獎勵。今年,獎勵明顯變少,取而代之的是因病案質量低或被投訴給醫生扣罰。

前些天,院長到許星科室開早會時說,今後幾年可能都會挺難,大家不要氣餒,一起度過這段艱難的日子。

10月,杜月在統計科室9月薪資情況時發現,單月績效降幅就達到30%,這引起了她的警覺。她專門用Excel列出今年以來的科室績效數據,和年初相比,科室績效基數少了整整一半,除了兩個月有小幅上漲外,其他7個月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現在,加上基本工資,科室年輕醫生的總收入不足萬元,而他們每周排班時間有70小時,這還是在沒算上查房、周末開會、突然加班等碎片工作的情況下。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5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