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留学生: 美加那些"跑偏的自由",会影响留学生吗?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最近几年,只要在海外教育圈混久一点,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北美的“自由”,有时候自由得让人有点不知所措。

一、从“包容”到“强制认同”的那一步


我们都知道,北美文化的底色是多元与包容。

无论肤色、宗教、性取向——只要你不伤害别人,你都可以被尊重。

这点其实挺值得点赞的。毕竟在任何社会,都有弱势群体需要被看见、被理解。

但问题在于,这几年有些事情开始跑偏了。

包容变成了一种必须认同的政治正确。

比如在加拿大、美国,有的公立小学允许LGBT组织(指在性倾向、性别认同、性身份等方面上与社会上大多数人不同的群体)进入校园做宣讲。

原本只是介绍“不同的性别认同也值得尊重”,后来却发展成告诉小朋友——“如果你觉得自己不是男孩或女孩,都没关系,甚至可以改变。”



温哥华有一所公立小学,因为这样的宣讲被家长围堵

更夸张的是,有家长听说政府还可以为“性别转变”的孩子买单。

于是,很多原本信任公立教育的家长,纷纷转战私校

二、“自由”的尽头,有时候是手术台

美国,部分州允许孩子在青春期阶段接受激素注射,甚至考虑性别手术。

虽然法律上规定——未成年人必须有父母签字同意,但在舆论和校园环境的影响下,有些孩子仍被“鼓励”去尝试。

问题是,这不是染个头发、打个耳洞那么简单。


一旦接受手术,就得终身服药、定期治疗。

许多孩子长大后后悔莫及,但身体却无法回头。

当然,我们的中国孩子大多不会被轻易“带偏”。

因为他们出国时,价值观基本已经定型,再加上很多有家长陪读、私立学校管理更严格,其实风险远没有网络上传说的那么“惊悚”。

三、中国孩子:不会被自由带跑偏,

但很可能反手“利用自由”


不过,中国孩子确实不太容易被这种极端的自由所改变。

但——中国孩子聪明啊,特别会钻这种制度的空子。

比如在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有些专业男多女少,学校又强调男女比例平衡;

再加上美国高校越来越看重“多元身份”和“少数群体代表”。

于是,有的中国学生在个人陈述里就会写:

“虽然我在生理上是男性,但内心深处,我始终觉得自己是女性。”

这种操作你说离谱吧,也确实有效。

录取官一看:哎哟,这孩子不光成绩好,还有“特殊身份”,这叫多元化招生,一举两得。

有时候连家长都哭笑不得:

“孩子没被自由同化,倒是把这自由研究得挺透彻。”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2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