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不讓中國放松?"美國敲每個國家大門找稀土"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近段時間,特朗普(专题)政府在關鍵礦產資源領域持續發力,陸續找上澳大利亞馬來西亞中亞國家求合作,凸顯深層次的戰略焦慮。


香港(专题)英文媒體《南華早報》11月10日的一篇報道也指出,近期美國的一系列動作,包括與資源豐富的中亞國家召開領導人峰會,以及擴大政府“關鍵礦物”名單,都顯示出華盛頓急於在中美關系再度緊張前減少對中國稀土的依賴。有學者對此直言,美國幾乎會敲世界上每一個國家的門,只要美國認為那裡有稀土。

根據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的數據,中國約占全球稀土礦開采量的70%、加工產出的90%。這些礦物對於生產包括汽車、戰斗機等在內的大量高科技產品至關重要。在中美貿易沖突期間,這一主導地位日益成為中方談判的重要籌碼。


盡管中方已宣布暫停實施相關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但美國官員仍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替代的稀土來源。

“若認為中國不會再讓獲取稀土和關鍵礦物變得困難,那就太天真了,”美國大西洋理事會全球中國中心高級研究員德克斯特·羅伯茨(Dexter Roberts)說,“美國同樣沒有讓中國輕松過。”

羅伯茨指出,美國國內擁有相當數量的稀土儲備,但要讓新的礦場在美國投入生產,可能需要十年時間,尤其環保團體可能會發起挑戰。“你不能一按開關就馬上獲得供應。”

大西洋理事會上月的一份報告警告稱,即便美國采取“積極”的擴產措施,也可能仍無法及時防止供應鏈遭受嚴重中斷。

羅伯茨補充道,這一限制使得美國與海外現有礦場的合作協議更具吸引力。他提到,上月美國已與馬來西亞簽署了一份稀土諒解備忘錄,而馬來西亞本身已有成熟的加工能力。

美國政府正在加緊努力,推動美國供應鏈多元化。

11月6日,美國內政部下屬機構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更新“關鍵礦產”名單,新增10種元素,其中包括銅、銀和冶金煤。

同一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華盛頓主持召開美國中亞五國——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C5+1”領導人年度峰會。


根據美國國務院消息,這次會晤促成美國與烏茲別克斯坦達成協議,美國投資高達4億美元,以“強化美企關鍵礦物和稀土供應鏈”。

特朗普與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的會談中,還宣布了美國澳大利亞礦業公司Cove Capital與哈薩克斯坦國家礦業公司簽署的一項協議,開發據稱是“全球最大未開發鎢資源”的礦藏。

雙方計劃投資11億美元,在哈薩克斯坦開采這種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與汽車工業的金屬。項目預計每年可產出約1.2萬噸鎢。Cove Capital首席執行官皮尼·阿爾紹斯(Pini Althaus)說:“美國並沒有認為自己高枕無憂。”


中國全球化智庫(CCG)副主任高志凱形容,“美國幾乎會敲遍世界上每一個國家的門,只要美國認為那裡有稀土儲備。美國想做的,正如他們所說,就是擺脫被中國卡脖子。”

自去年底中國對關鍵礦物實施嚴格出口限制,並於今年4月進一步限制稀土磁體出口後,美國制造商和國防承包商一直在爭相尋找替代來源。這一短缺暴露出美國中國依賴的脆弱性。此後,美國企業必須獲得中方批准,並證明其產品未被用於軍事用途。

中方多次就稀土出口管制問題強調,相關措施是依法依規完善中國出口管制體系的正常做法,體現了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大國擔當,中方致力於維護全球產供鏈安全穩定。

中美元首會晤後,特朗普對媒體稱,關於稀土的爭端“已經得到解決”。但就在11月2日,美國財長貝森特又威脅,如果中方繼續阻止稀土出口,美方可能對華加征關稅。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關於中國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中方主管部門已經多次闡明立場。中美吉隆坡經貿磋商的成果充分說明,對話和合作是正確途徑,威脅和施壓無助於問題解決。中美雙方應認真落實兩國元首釜山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為中美經貿合作和世界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和穩定性。

盡管美西方鉚足了勁試圖擺脫對華稀土依賴,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並非一朝一夕的功夫。

美國諾維昂磁業公司(Noveon Magnetics)聯合創始人斯科特·鄧恩向美媒透露,今年早些時候中國宣布實施稀土出口管制後,他接到過大量咨詢電話,“客戶不僅要求按原計劃推進,還希望將原定產量提升數倍”。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