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美媒點出對華作戰的致命軟肋:不是六代機而是後勤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近日,美國軍事網站《防務快報》以《後勤是美國對華威懾戰略的“阿喀琉斯之踵”》為題刊登了一篇文章。指出,在中美任何可能的沖突中,美國最薄弱的環節並不在於六代機和無人機等先進裝備,而是後勤。




圖:美國軍事網站《防務快報》的報道


美媒指出,美軍後勤現在有一系列的嚴峻問題,包括數十年的忽視、成本削減、人員短缺以及維護不力和系統性衰退。其中,最直觀的是裝備和運力的衰退。比如,二戰時美國曾擁有超過6000艘商船為盟軍提供補給,然而現在懸掛美國國旗的遠洋商船連200艘都不到,全球數萬艘大型商船裡,美國船廠造的只占0.13%。

與此同時,美軍在亞太的軍事行動全靠一條漫長的補給線支撐,從本土到西太平洋的船舶、飛機、補給站組成的網絡,在“戰爭最初幾小時”極易成為中國的打擊目標。




圖:美國海運司令部的大型滾裝船

為了渲染緊迫感,文章還玩起了“被迫害妄想”,腦補了中國的“不戰而勝”戰術:無需動用一槍一炮,只要保持高軍事戒備狀態,就能逼著美國進行代價高昂的反動員。美軍後勤本就脆弱,一旦進入持續戒備,彈藥、燃料、零件的消耗會呈幾何級增長,供應鏈很可能被拖垮。


文章還特意強調,“威懾中國不僅需加強前線作戰部隊,還需建設後勤基礎設施”。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光靠軍艦飛機撐場面沒用,後勤跟不上,中國可能躺著就贏了。這種說法看似抬高了中國的威懾力,其實是在故意制造焦慮,為後面的訴求鋪路。

既然把問題說得這麼嚴重,文章自然也給出了所謂的“解藥”,總結起來就三條。第一條是加強盟友關系,說白了就是想把日韓、菲律賓這些盟友綁得更緊,讓他們多出錢出基地,分擔後勤壓力。第二條是砸錢重塑後勤生態,要求國會批專項預算,更新補給船隊、擴建彈藥庫,還要打通軍地物流的堵點。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5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