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深有同感:有股力量拖拽着几乎所有人向下坠落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孙立平 2025年11月5日




有股力量拖拽着几乎所有人向下坠落


不能掠人之美,下面这段话是清华大学教授劳东燕说的:

这些年来,明显感觉社会中一直有股力量拖拽着几乎所有人向下坠落,并且这股力量变得越来越强。很多美好的东西被无情地打碎与摧毁。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愿意一起坠落的人,只因为想要保持在原来的位置,都会被认为有罪。

对劳教授的这段话,我深有同感。

但我一直在琢磨,这股坠落的内涵和原因是什么?是人心不古?是人们道德水平的急剧下降?

存量时代的道德困境

前几天,我在《八面来风》栏目中转发了施展教授的一个很有的说法,他说:最近几年世界上的各种匪夷所思,很可能意味着一个关键的时代转变,世界正在从增量时代步入到存量时代。在增量时代,君子更有生存优势,因为人们更愿意跟守规则的人合作,以便一起做大蛋糕;而在存量时代,则是流氓更有生存优势,因为无下限的人更有机会抢到那点有限的蛋糕。

在增量时代,是自由主义的时代,以规则为导向;而在存量时代,是现实主义的时代,以力量为导向。增量时代是一个拼上限时代,存量时代是拼下限时代,最近这十年来世界开始拼下限。在存量时代,人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令人痛苦的现实,就是伦理水准会遭遇普遍的下降,世界进入一种令人作呕的状态。


施展教授讲出了人心变化背后更深刻的经济与社会背景。

问题是这酝酿出一种系统论说,一种理论

施展教授在这里所说的现实主义,主要还是散落在日常生活的各种细节之中,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做事的底线问题,品行上君子与小人的问题。换句话来说,还是一种朴素的生活或人生的态度。

但如果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在当今的世界上,这种现实主义实际上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朴素生活态度,而是在成为一种系统的论说,在成为判断大是大非的标准,在成为一种支配这个世界的哲学。生活中的现实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本能的反应,而作为一种哲学的现实主义则是一种论证。


这实际上,更可怕。

比如说俄乌战争。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立场,我都可以理解。甚至是那些狂热的鹅粉,我都可以理解,因为他们毕竟有一种要支持他们认为的正确或应当的东西的意识和热情。最令人感叹的是另外一种没有是非的冷漠:你弱小,你为什么还不俯首帖耳?你力量不济,为什么还招惹人家?你明明打不过人家,还抵抗个什么劲?

这些话有没有逻辑?当然有逻辑,一种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逻辑。特朗普说的就更到位,(乌东)的土地是人家用生命打下来的,你当然得给人家。记住,这话可是世界上的老大的老大说的。但正是在这种看起来很有逻辑的现实主义当中,正义与邪恶,侵略与反侵略的分野被淡化,被消解,被遮盖了。

进一步地,他们反倒特别不能容忍所谓道德感泛滥,他们用各种刻薄的语言羞辱指责所谓道德婊。

正因为有道理,所以更可怕

从生物学的角度说,同情弱者的行为,本质是基因通过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 “利他倾向”,核心目的是让群体更难被环境淘汰。这就是汉密尔顿法则:自私的基因通过利他行为来最大化自身的传播。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