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英國: 40年記錄中國,英國攝影大師為什麼執迷包子,白酒?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一張照片,要麼成功,要麼失敗,黑白分明。


清晨八點,山東曲阜的街頭,城市正從睡夢中醒來。

一束微黃的陽光斜斜地灑下,穿透薄霧,點亮了一家包子鋪。店主抬手掀開巨大的竹蒸籠,一團白色的蒸汽猛地升騰而起,散開後,露出一個個純白飽滿、熱氣騰騰的包子。


這束光,這團蒸汽,這只掀開蒸籠的手,共同構成了英國攝影大師邁克爾·弗裡曼(Michael Freeman)的作品《聖城包子》。



曲阜包子 Baozi in Qufu, 2024? Michael Freeman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展牆上,他為這張照片寫下注腳:“每逢微涼或清寒的清晨,我便格外思念那???包:蒸汽裊裊升騰,柔軟的??中,仿佛包裹著?個滾燙的承諾。”

這個“滾燙的承諾”,正是理解弗裡曼攝影世界的鑰匙。




這位攝影生涯長達半個多世紀,足跡遍布全球的大師,曾為《史密森尼雜志》《時代生活》等頂級媒體供稿,出版超過100本書籍,被譽為“攝影師的第一導師”。全球數百萬攝影愛好者自稱“攝影師”之前,都要先閱讀他寫的攝影聖經《攝影師之眼》。

1971年,他帶著兩台二手相機深入亞馬遜雨林。這場探險之旅不僅為他贏得了《時代生活》雜志的青睞,開啟了長達半個世紀的職業生涯,更確立了他此後所有工作的核心方法論。


無論是記錄古代貿易路線的《茶馬古道》,還是探究中國白酒文化的最新系列作品,他的鏡頭所探尋的,始終是人、土地與文化之間復雜而深刻的關聯。以地理學的系統性思維,追溯事物的風土、源流與社會肌理。



瀾滄鹽? SaltPan,2009? Michael Freeman

他與中國的緣分始於1985年。

當時他接受了合作長達三十年之久的《史密森尼》雜志的委派,首次踏上這片土地。此後的近四十年間,他以持續的、深度的關注,記錄下中國社會劇烈的變遷。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已經有 1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34...8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1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游客 [朋.癸.舜.至] 2025-11-04 11:05
    A good one piece Let you think and may follow it. Thank you and hope read more like this.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0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