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小學考試太難,學生和家長要崩潰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偶爾,陳女士會聽到兒子念叨“考試很煩”。她捕捉到一些反直覺的事情正在發生,減負大背景之下,考卷卻在變難。

兒子今年六年級,就讀於江蘇泰州一所公辦學校。從三年級起,學校的考試難度就“比其他學校稍高一些”,到了五年級,更是“有了質的飛躍”。


變化體現在分數落差上。“孩子回家做的教輔卷子能考90分,在學校月考就只能考80分。如果在家考70分,在學校可能就不及格了。”因此,她確信,學校的數學考試難度,比市面上通行的教輔材料“高一個級別”。

這種難度,不僅體現在知識點的深度,更滲透在考卷設計細節中。

她看過兒子的考卷。一張數學卷子,題幹的文字排得密密麻麻,擠作一團。“明明是數學卷,卻像是做了一版語文閱讀。”陳女士覺得,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靜下心來逐字閱讀長題幹本身本就不易。題目難、文字多、排版密等因素疊加在一起,更容易催生孩子內心的浮躁。



受訪者供圖

政策在減負,考卷在變難,是許多家長和孩子的直觀感受。

今年初,某地區“期末試卷太難延時20分鍾”的話題上了熱搜。不少家長和中學數學老師都表示,試卷不僅難度大,且閱讀量過多,導致學生難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數學已經不是單純的計算,還要有讀題能力。”有家長在社交平台發帖稱,現在的考卷“拐著彎”出題,就是“不把題目直接說出來”。

不僅數學,其他科目的部分考卷也不時引發討論。“學的一粒沙,考的撒哈拉”,是許多家長的共識。

過去,“考什麼便教什麼,不考什麼便不教什麼”,是高考“指揮棒”之下的真實寫照。如今,一邊是政策要求學校“不教”“少教”,另一邊,卻是考試“要考”“難考”。


家長們發現,學生似乎正被卷入一場新的怪象。

01

“超綱”的考卷

陳女士突然意識到,學校似乎默許甚至暗自鼓勵給學生“加碼”。

她自認不算“卷”的家長。2019年,兒子剛上一年級時,學校幾乎不布置作業。但陳女士覺得,周圍的家長早已“卷”了起來,給孩子布置大量課外作業、報各類輔導班。

學校也扮演一個推波助瀾的角色。她說,老師會定期讓學生將課外作業帶去學校,檢查進度。與學校教學同步的,能獲得“五角星”作為積分。她不清楚積分的具體用途,“可能用於孩子的平時成績”。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