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超級地球就在太陽系隔壁 尋找生命首選地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近期,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在太陽系的“隔壁”發現一顆超級地球(Super-Earth)。天文學家認為,它可能具備完整的液態水與合適的大氣層,有望成為尋找太陽系外生命的最佳地點之一。


美國的賓州州立大學(Penn State Universit)、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美國太空總署(NASA)等機構組成的天文學家團隊,用了多種天文望遠鏡和觀測儀器,確認該行星的存在。這項新發現於10月23日發表在《天文學雜志》上。

賓州州立大學新聞室提到,這顆可能具備液態水的超級地球被命名為“GJ 251 c”,位於雙子座,距離地球僅18.2光年,堪稱“星際鄰居”。它是一顆岩石行星,質量是地球的4倍,長年圍繞著一顆紅矮星公轉,其公轉一圈的時間為54天。


該團隊指出,雖然“GJ 251 c”距離其母恒星稍遠,但仍位於宜居帶內,原因是其母恒星質量略大於其它同類型恒星,且該顆母恒星本身溫度也更高,因此該星系的“宜居帶”位置被推得更遠一些。

他們認為,若“GJ 251 c”位於適居帶內,意味著其表面很可能有水和合適的大氣層,而該條件就可能孕育出生命體。因此,這類行星的發現對他們尋找地外生命具有重大意義。

這次“GJ 251 c”的發現,得益於天文學家們長達二十多年的觀測。他們先前一直在尋找這顆行星的母恒星“GJ 251”。

GJ 251恒星是一顆紅矮星,質量為太陽的36%。“紅矮星”占恒星比例中的較多數,大多數直徑及質量均低於太陽的三分之一,表面溫度與釋出的光芒也比太陽弱得多,其內部反應較其它恒星溫和,因此擁有較長的恒星壽命。

這項發現的原理依賴於“多普勒頻移效應”。當恒星在靠近或遠離行星時,就會讓周圍的物體出現輕微擺動。例如,恒星遠離我們光譜就會產生“紅移現象”,恒星靠近時就會產生“藍移現象”。而天文學家正是利用光譜儀測量這些頻移變化,推算出行星的存在與質量。

目前,天文學家已經在其它紅矮星的宜居帶內,發現了許多岩石行星。例如比鄰星b、TRAPPIST-1e和f,以及蒂加登星b等,其中部分可能蘊含超級地球。


他們在搜尋“GJ 251”紅矮星過程中,使用來自世界各地望遠鏡的存檔數據,進行觀測和測量,於2020年正式發現它周圍的行星“GJ 251 b”。這顆行星距離GJ 251約760萬英裡(1,220萬公裡),繞其運行一圈只需要14天左右。

研究團隊們為了精准測量“GJ 251 b”的徑向速度(物體相對於給定點之間距離),將這些數據與“宜居帶行星探測器”(HPF)觀測的全新高精度數據結合,意外偵測到第二顆行星“GJ 251 c”發出的更強烈訊號。

隨後,他們透過美國基特峰國家天文台(Kitt Peak National Observatory)的NEID光譜儀進行測量,最終確認“GJ 251 c”行星的存在。


研究人員表示,盡管發現的過程聽起來很簡單,實際上探測這顆行星的挑戰是艱钜的。原因是恒星產生的日珥(恒星表面向外延伸的大型電漿和磁場)不斷翻滾,造成周圍的磁場和空間擾動,產生一種嘈雜的背景“噪音”。

這種“噪音”的表現形式是恒星光譜中的多普勒頻移線,而這些“噪音”會幹擾天文學家辨識行星發出的徑向速度訊號,因此他們需要對行星訊號進行大量的建模,以便找到真實訊號和分離雜訊。

最終,研究團隊確認“GJ 251 c”的存在,並區分出與先前確認的內側行星GJ 251 b不同的軌道信號。



超級地球示意圖 (Shutterstock)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