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News

Forums

Realty

大温餐馆点评

Car

Education

Yellow Page

Travel

中国股市: A股再度站上4000点 下月 历史要重演了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十年轮回,市场再度站上4000点,这一次的故事有何不同?


10月31日,A股十月收官。沪指本月累计上涨1.85%,一度突破4000点,创下十年新高。这也是沪指最近十年来首次站上4000点整数大关。

回顾历史,A股前两次突破4000点后,强势格局平均维持了约15个月。如今,市场仿佛回到十年前的路口,但这次的剧本已经全然不同。


01 突破4000点,A股的“十年一刻”

十年,一个完整的周期。A股市场用了一年时间,完成了从2700点到4000点的华丽蜕变。这不是简单的指数轮回,而是市场信心的彻底转变。

10月28日上午10:14分,A股迎来历史性一刻——上证指数在银行、科技板块共同拉动下成功突破4000点大关。这是沪指历史第三次突破这一关键点位,距离上一次已整整十年。

从盘面看,这一突破绝非偶然。10月以来,市场成交额连续25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创下2015年7月中旬以来新纪录。增量资金正在稳步入场。

然而突破4000点后,市场并未高歌猛进。10月31日,三大指数集体回调,沪指跌0.81%,深成指跌1.14%,创业板指跌2.31%。多空双方在4000点附近的拉锯战正式开启。

02 科技牛,本轮行情的核心引擎

与历史上两轮突破4000点的行情不同,本次市场的核心驱动力来自“科技牛”。

2025年以来,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居前的十大板块中,有色金属、通信、电子、电力设备、计算机等科技相关领域占据主导。此前两轮牛市充当“旗手”的非银板块风光不再,消费、房地产等传统产业表现垫底。

科技板块的强势背后是明确的业绩支撑。光模块公司成为亮点,剑桥科技、华工科技、光迅科技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在41%-71%之间。中际旭创从10月下旬结束调整后,累计涨幅已接近50%。


“这一轮行情始终以‘科技牛’为牵引,在制度构建、科技突破、存款搬家等叙事带动下,扭转了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主流认知。”市场分析师如此评价。



03 历史会重演,但不会简单重复

A股市场有一个屡试不爽的规律:市场总是在普遍的绝望中见底,在犹豫中攀升,在普遍最乐观的时候结束。


历史数据显示,A股前两轮突破4000点后,强势格局共维持累积15个月之久,对应着步入牛市的中后期。当前市场正面临类似的窗口期。

然而,本轮行情与历史的最大不同在于其“慢牛”特征。招商证券等机构认为,在政策面利好与流动性改善双重作用下,权益市场正获得资金青睐。

险资、银行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将加速流向权益市场。

外资最近明确表达中长期看多中国股市的观点。高盛报告指出,中国股市将进入更为持久的上涨阶段,预计主要指数到2027年底将有约30%的上涨空间。

04 下月市场,两大主线浮出水面

随着沪指时隔十年重返4000点上方,市场热点有望在科技方向上继续扩散。11月的A股市场,两条投资主线已经浮出水面。

其一,AI应用从概念走向落地。招商证券分析,国内平台上“AI漫剧”这一创新内容形态火爆出圈,作为AI技术与动漫短剧深度融合的产物,有望占据年轻用户群体互联网时长份额。

AI应用生态正持续延伸,从OpenAI发布内置ChatGPT的Atlas浏览器,到各类AI内容形态的出现,应用层爆发已箭在弦上。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Prev Page12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61 Seconds and 3 DB Queries in 0.000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