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特朗普: "這場川普想要的貿易戰,中國已經贏了"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牆內公眾號“中美聚焦”文章: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計劃下周在韓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中美圍繞關稅和稀土的博弈將成為焦點。本月初,基於美國進一步收緊高科技出口限制,中國進一步加強了稀土出口管控,引發白宮連續一周針對中國的吐槽: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甚至將中國置於全球經濟的對立面。但在美西方媒體輿論看來,事實並非如此。


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網站10月23日連刊兩篇文章,稱中國正在贏得這場和美國的貿易戰。美國智庫企業研究所(AEI)的常駐學者、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國際事務教授布蘭茲(Hal Brands)10月19日甚至發文斷言,中國已經贏得了這場川普想要的貿易戰。

它們普遍認為,中國已經學會如何在貿易戰中像美國那樣有效地升級應對與巧妙反制,不僅在貿易戰中掌握主動權,更在塑造未來全球經濟與權力格局。


布蘭茲稱,中美近幾周圍繞稀土出口的博弈發生在月底川普訪韓並與中方舉行會晤的背景下,歷史學家會認為這是世界進入“經濟戰新紀元”的標志性時刻。川普一方面尋求“偉大而美麗的貿易協議”,並和中國相處得很好,但背後隱藏著兩個更冷酷的現實。

首先,全球經濟的武器化競爭正急劇升級。中國幾十年來致力於主導關鍵產業與科技;近年來,美國則以出口管制與制裁維護技術優勢。如今,中國開始以更嫻熟、更自信的方式復制美國的手法,展示出真正的“經濟報復”能力。其次,所謂“中美大和解”並不會到來,根本原因在於,中美競爭植根於雙方結構性利益沖突,而非彼此誤解。因此,即便未來達成短暫的協議,中美關系根本走向也不可能發生改變。經濟主導權、亞太力量平衡與全球影響力之爭,注定將持續並加劇。

布蘭茲認為,“川普2.0” 誤判了形勢。川普在第一任期開啟了“對華強硬路線”,並被拜登(Joe Biden)政府所延續。重返白宮後,川普任命了強硬派內閣成員,例如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與時任國家安全顧問沃爾茲(Michael Waltz,已轉任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並對中國發出高關稅威脅。




然而,中國的反制,尤其是限制稀土出口,讓川普倍感意外,打擊了美國制造業和國防產業。川普被迫轉向“交易模式”,四處尋求妥協,並和中國舉行了四輪經貿對話,部份關稅與科技限制舉措被暫緩執行。川普被迫讓步,這令中國掌握了主動權(escalation dominance)。


更重要的是,中國新規要求即便含有微量稀土的產品也需出口許可,意味著它能影響從半導體到能源設備的全球供應鏈。這種制度不僅具備經濟威懾力,也能迫使外國企業上交敏感數據——經濟脅迫與情報收益相輔相成。這比美國的出口管制更全面,堪稱中國版“經濟戰宣言”。

另外,布蘭茲提到,在地緣政治層面,中國也在加快推行“全球治理倡議”(Global Governance Initiative),並在人工智能(AI)規范、國際金融援助與基礎設施領域挑戰美國的領導地位。

反觀川普2.0政府,其雖在推進國內稀土產業、AI創新和強化同盟友的協調,但同時又與歐洲和亞洲盟友陷入貿易摩擦。這種矛盾心態削弱了美國戰略的一致性。如果川普只是依賴個人關系與交易思維來“管理對華關系”,而非系統地應對競爭,美國終將付出代價。

《經濟學人》23日的題為“中國利用美國貿易武器擊敗美國”的文章稱,中國7年前被川普1.0“卡脖子”的境遇下反思自身技術短板,並系統性地籌劃了如何應對川普2.0。如今,這種戰略遠見使中國在貿易戰中占據主動。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1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