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News

Forums

Realty

大温餐馆点评

Car

Education

Yellow Page

Travel

人民币: 石油美元的黄昏?人民币撬动中东的三种姿势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25年10月初发布的全球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数据显示,截至第二季度末,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降至56.32%,创下自1995年以来的新低。


与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持续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民币在国际能源结算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沙特对华石油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首次突破45%,较2023年翻番,同时沙特两大国有银行正式接入中国跨境支付系统(CIPS),逐步摆脱对SWIFT渠道的依赖。

这些数据背后,是石油美元体系结构性松动的加速。2025年6月,美国与沙特延续50年的“石油美元协议”到期后未续约,沙特明确表示将积极推动多币种结算机制。

与此同时,中国与沙特通过数字人民币完成的首笔原油跨境结算,将交易时间从传统美元结算的3~5天压缩至2小时以内,技术效率的提升正重塑能源贸易的底层逻辑。

石油美元的黄昏,已从趋势预测转化为正在发生的现实。这一变革不仅源于产油国对美元单极主导风险的担忧,更得益于人民币在结算通道、资产循环和实体经济纽带上的系统性突破。这三大姿势,推动全球货币秩序向多极化格局深刻转型。

姿势一:能源结算直击“石油美元”命门


中东能源结算体系的变化首先源自产油国立场正在发生的深刻转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沙特等国与美国维持着默契的石油美元体系:用美元购买石油,将美元投资于美债,以换取美国安全保障。但这种隐性协议的稳定性今日正被质疑。

2023年初,沙特财政大臣在达沃斯论坛上表示对使用美元以外货币进行石油结算持开放态度。这一转变首先源于对地缘政治风险的担忧。美国近年来频频将美元体系“武器化”,对俄罗斯等国实施金融制裁。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冻结了俄罗斯约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这一前所未有的举措令全球储备持有者警醒——单一依赖美元体系可能带来的政治风险。

产油国的多元化诉求也日益明显。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进口国和海湾石油最大买家。2024年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的双边贸易额达到1075.3亿美元,沙特连续多年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其中,中国自沙特进口原油7863.9万吨。


在这种贸易格局下,以人民币结算部分石油贸易,既有助于稳固这一巨大市场,也符合产油国经济多元化的长期利益。沙特等国事实上是在寻求与中美之间的平衡,通过开放人民币等多种货币结算来“去政治化”、降低对单一盟友的过度依赖。

美国自身角色的转变也动摇了石油美元协议的基础。页岩革命使美国原油产量飙升,从净进口国转变为能源净出口国。当美国不再是石油“买家”而成为“竞争者”时,与沙特等产油盟友的战略关系面临调整。加上近年美沙因卡舒吉事件、也门战争、油价政策等多次摩擦,互信有所削弱。“石油换安全”的旧平衡已有所失衡。

中国则在这一进程中扮演催化角色。2022年底,在中阿、中海峰会上,中国明确表示将努力以人民币购买海湾地区的石油天然气。2023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与沙特央行签署了5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为两国贸易创造了本币结算的条件。

同时,中国正着力搭建以人民币计价的能源交易平台。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推出的原油期货合约(INE)于2018年上线,以人民币计价结算。仅数月后,上海原油期货交易量已占全球主要原油期货市场约14.4%的份额,削弱了布伦特和WTI的垄断地位。

经过多年发展,该交易中心已坐稳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货的交椅,在亚太地区形成了重要的价格影响力,国际参与度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全球原油市场定价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Prev Page12345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508 Seconds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