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白發不是老了?日本最新研究揭"白發是防癌機制"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人們常把頭發變白視為年老或壓力的象征,但日本東京大學最新研究指出,白發的生成或許並非單純的老化現象,而是一種“身體自我防御癌症”的自然反應。


東大研究團隊在“Nature Cell Biology”期刊發表成果,揭示頭發色素幹細胞(melanocyte stem cells, McSCs)在DNA受損時,會面臨兩種命運抉擇:一是停止分裂並分化,導致毛囊失去色素、頭發變灰;二是持續增生,最終可能形成惡性黑色素瘤。這項研究首次從細胞命運決策角度,揭開了“白發”與“癌症風險”間的潛在關聯。

該研究團隊由東京大學教授西村榮美與助理教授毛利康明領導,透過長期追蹤小鼠體內的色素幹細胞活動,觀察這些細胞在不同DNA損傷情境下的反應。結果發現,當幹細胞遭受“基因毒性壓力”(如輻射或化學損傷)時,會啟動一種稱為“老化性分化”(senescence-coupled differentiation)的機制。此時,細胞透過“p53–p21路徑”轉為無法再分裂的狀態,並退出幹細胞庫,最終導致頭發失去色素而變白。換言之,“白發”是身體主動淘汰受損細胞、避免潛在癌化的重要防御反應。



然而,研究也指出,並非所有DNA受損都會引發這種“保護性白發反應”。若色素幹細胞暴露於特定致癌物,例如紫外線B(UVB),細胞可能逃避老化分化程序,並持續自我更新、形成“克隆擴張”,這些細胞能抑制老化機制,進而增加腫瘤化風險。研究團隊形容,這就像細胞在兩條路之間做選擇:要麼犧牲自身保護整體,要麼持續增殖、最終走向癌化。


西村教授指出,這項研究重新定義了白發與黑色素瘤的關系,不應被視為毫無關聯的兩種現象,而是源自同一類幹細胞在不同壓力下的對立命運。他進一步解釋,白發並非代表健康惡化,反而可能象征身體啟動了防癌機制,若這套“自毀性保護”路徑失靈,受損幹細胞持續存在,就可能成為癌症的種子。

研究團隊強調,了解這些分子機制,有助於未來發展防癌策略,並為老化與癌症之間的微妙關系提供新視角,“換句話說,白發不只是歲月的痕跡,更可能是人體為維持長期組織健康而付出的代價”。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