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是如何在全球核能競賽中超越美國的?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2013年,美國開始建設一代人以來的首批兩座核反應堆。原子能時代回來了。果真如此嗎?


受工期延誤的困擾,它們已成為史上建造成本最昂貴的兩座反應堆。核能似乎前途渺茫,至少在美國是這樣。

但在同一時期,中國建設了13座類似的反應堆,另外還有33座正在建設中。而且,中國政府的核能雄心是全球性的。


中國正迅速成為世界核能行業的領軍者,在建的反應堆數量與其他國家的總數幾乎相當。到2030年,中國的核電裝機容量預計將超過美國美國是第一個利用原子裂變發電的國家,但核電站建設已經停滯了數十年。

中國的許多反應堆本質上是仿照美國法國的設計,但中國成功地克服了工期延誤、成本超支等問題,這些問題已經多次阻斷了西方國家擴大核能的嘗試。

與此同時,中國正在西方遲遲未能取得進展的下一代核技術方面實現了突破。中國也在大力投資核聚變——若能攻克可控難題,這將成為潛力無限的清潔能源。

中國政府的最終目標是成為世界上的核能供應國,躋身美、俄、法、韓等極少數能設計並出口頂級核能技術的國家之列。

中國人正在非常、非常迅速地行動,”卡內基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馬克·希布斯說,他著有關於中國核能項目的專著。“他們非常熱衷於向世界展示其核能發展勢不可當。”

隨著美中在全球爭奪主導地位,能源已成為地緣政治的一個戰場。尤其是在特朗普總統的領導下,美國已准備讓自己成為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等化石燃料的首要供應國。相比之下,中國則在光伏板、電池以及新能源車制造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將清潔能源視為一個數萬億美元的未來市場。但原子能領域的領導權競爭尚未見分曉。


全球對核能的興趣正在復蘇,尤其是有關氣候變化的擔憂日益加劇的背景下。這是因為核反應堆不像燃煤和天然氣發電廠那樣,排放導致全球變暖的溫室氣體,而且能全天候發電,這與風能和太陽能截然不同。

特朗普政府想在2050年之前將美國的核電裝機容量翻兩番,並開發新一代的反應堆技術,旨在滿足國內數據中心電力需求的同時,向海外能源緊缺國家出口技術。美國官員擔心,如果中國主導核能出口市場的話,其全球影響力將隨之擴張——因為核電站的海外建設將在國家間締造持續數十年的深度合作關系。

中國已在原子能競賽中擁有一個明顯的優勢:它已經掌握了如何快速、低廉建設反應堆的技術。中國現在建設一個反應堆只需五到六年時間,這個速度是西方國家的兩倍。


據《自然》雜志最近發表的數據,美國的核電成本在20世紀60年代後飆升,而中國的核電成本已在21世紀的頭十年下降了一半,並已穩定下來。(美國本世紀只在佐治亞州韋恩斯伯勒的沃格特爾核電站建設了兩座反應堆,總共耗時11年,耗資350億美元。)



核反應堆建設成本隨時間的變化圖。注:各反應堆按其投入(或預計投入)商業運營的年份排列。圖表顯示基礎成本,不包括利息支出。趨勢線顯示的是線性回歸斜率。資料來源:劉尚煒等人2025發表的文章。

“我第一次得到這些數據時,看到中國的核電成本呈下降趨勢,感到十分驚訝,”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研究員劉尚煒說。

劉尚煒指出,中國如何能在核能領域做得這麼好,美國是否能迎頭趕上,這是關鍵的問題。

中國是怎樣掌握核電技術的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