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卡尼或求助中國 以拯救加拿大汽車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正面臨自上任以來最嚴峻的經濟考驗——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保護主義政策幾乎摧毀加拿大汽車制造業之際,他或將不得不尋求與中國的合作,以挽救這個國家的支柱產業。


據本地英文媒體《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報道:在多倫多舉行的BMO—歐亞集團商業峰會(BMO-Eurasia business summit)上,卡尼暗示加拿大或許無法繼續依賴與美國的傳統聯盟。當被問及是否應與美國攜手對抗中國時,他回應說:“我不認為這(聯手競爭)會一直是我們的組織原則。然而如果真是這樣,我們在某些傳統行業的進展會比現在快得多。”(“I wouldn’t assume that that’s always the organizing principle, If it were, there would be more immediate progress in certain traditional industries than we’ve seen.”)

他所指的"某些傳統行業",正是陷入危機的汽車業。


僅在Stellantis宣布將Jeep Compass生產從安省賓頓轉移至美國伊利諾伊州的24小時後,加拿大工業部長喬利(Mélanie Joly)即向該公司發出警告,若其不履行維持加拿大工廠運營的承諾,將“違反聯邦資金規定”。然而,起訴這樣一家跨國汽車巨頭,幾乎不可能改變其決定。

川普的影響力正迫使投資大規模流向美國。卡尼雖在白宮訪問期間,成功推動在鋼鐵、鋁、關鍵礦產和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合作,但美國總統明確表示,汽車業“例外”。他直言:“我們想自己生產汽車。加拿大生產這些汽車在經濟上將不再劃算。”如今,這一警告已成現實。

通用汽車估計,美國的高關稅每年將使其損失40億至50億美元,該公司已暫停在安省英格索爾的電動車工廠運作,並考慮削減奧沙瓦產量。




這意味著,加拿大的汽車業危機全面爆發。

與此同時,卡尼政府正重新審查零排放汽車銷售目標和對中國電動車的100%關稅。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加拿大電動車僅占總銷量的8.7%,遠低於明年20%的目標。業內普遍認為,在國內生產受限、進口受阻的情況下,這一目標幾乎無法實現。

歷史似曾相識。上世紀80年代,加拿大也曾被日本汽車席卷,最終不得不讓本田、豐田在本國設廠。如今,中國電動車正扮演當年的角色。北京駐加大使近日向CTV表示,若渥太華放寬對中國電動車的關稅,中國將降低對加拿大油菜籽的關稅。此提議迅速得到西部多位省長的支持,他們認為西部在兩線關稅戰中“付出了過高代價”。


卡尼的處境極為艱難。川普的影響不僅波及美系車廠,也籠罩在日系車企之上。本田今年在加拿大暫停價值150億加元的電動車投資計劃,原因之一正是擔憂加拿大若放開中國進口,將激怒川普,影響《加美墨協定》(CUSMA)下的優惠准入。

盡管川普聲稱加拿大“沒有美國想要的東西”,但華盛頓近期仍投資了兩家加拿大關鍵礦產公司,以確保對稀土供應鏈的控制。分析人士指出,這給了卡尼在與美國談判時的少許籌碼,但他顯然更希望通過外交平衡來避免直接對抗。

面對美國貿易壁壘和國內政策困局,TD銀行最新報告呼吁加拿大“制定新的汽車戰略”,建議探索與中國的有限技術合作。報告指出,中國電動車和電池制造的巨額補貼雖造成產能過剩,卻也帶來了成本和技術優勢。若加拿大能引入部分中方技術或投資,將有助於降低成本、刺激電動車普及。

事實上,美國的福特公司已與中國寧德時代(CATL)合作,在密歇根建廠生產低價電池。加拿大的政策若能靈活調整,同樣可在保障就業的同時引入先進技術。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