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中共四中全会:政治格局关键转折 这些议题是焦点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中共四中全会将在北京召开,官方公告显示,其中一项主要议程是审议重要的经济规划,但外界更多将目光放在人事变动的信号上。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公开的中央委员有十几人落马,更多人还在接受调查,体现出习近平对共产党广泛的高层整肃正在进行。https://t.co/OhgYTub3iL —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October 17, 2025 中共将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官方公告显示,其中一项主要议程是审议重要的经济规划。

但外界更多将目光放在党内人事调整,并籍此找到蛛丝马迹,推测中共领导人习近平是否会为其接班人做出某种安排。


有分析认为,坊间对接班人的猜测为时过早,四中全会不太可能就此发出明确讯号。

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中国精英政治专家牛犇(Neil Thomas)对BBC指出,习近平正通过相关人事调整肃高层,意在展现权力。

“在他看来,清除贪腐或不忠干部是党的‘自我革命’,旨在打造一个廉洁、有纪律且高效的组织,以实现长期执政。”

召开时间释放战略信号

四中全会通常在中国转型的关键期或党内权力不够稳定时召开,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共政治的未来走向。 除高层人事安排外,会议议程亦聚焦经济与社会民生政策,最终影响到中国民众的就业、财产安全等方方面面。

中共中央政治局早在今年七月底召开会议,决定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简称“十五五”规划)的建议稿提请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 会后公布通告称,中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但与此同时,“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通常来说,五中全会才是审议中长期发展计划的主要平台,但本次四中全会提前聚焦经济议题,显示中共对当前经济压力的高度重视。 观察人士认为,这可能意味着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已达到迫切需要政策回应的程度。

“政权感受到紧迫感,显示出经济发展已重新成为政权的首要任务”,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的政治学教授陈澄对BBC说。

事实上,四中全会聚焦经济议题也并非首次。 早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十四届四中全会召开,核心议题为经济改革和发展; 1999年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也同样如此。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四中全会的召开时间,恰逢美中两国关系突然因北京收紧稀土出口管制等议题趋紧,让将于十月底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APEC)及期间备受期待的美中首脑峰会蒙上阴影。

陈澄教授表示,“鉴于贸易战可能成为习川会的焦点,中共政权亟需提出一套全面的发展战略,以确保在持续动荡中实现经济与科技增长。”

为何此次高层整肃如此广泛

四中全会的召开正值中央委员任期过半之时,这届领导班子在2022年中共二十大中产生,任期将在2027年届满。 四中全会可能释出人事变动的初步信号。


“按照惯例,人事安排会在明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基本敲定,因此四中全会需要提前部署。 这次会议有两个工作重点,一个是对前半任期检讨成就和问题,另一个是对下一步人事任免做前瞻规划”,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夏明对BBC表示。

目前中央委员已经出现重大调整信号,包括前外交部长秦刚、前国防部长李尚福、前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内的许多重要官员已被除名。

“目前公开公布的中央委员有十几人落马,加上候补委员,已经将近20人,可能有人还在接受调查阶段,有人已经出了问题,这表明习近平配备的人员面临重大危机”,夏明说。

“这反映习通过愚忠、派系关系和自己的政治标准选的人,一旦坐上大位之后才发现德不配位”,夏明说,“恐怕很多人对他来说是忠诚的, 没有政治上的挑战,但是在中国面临问题时,以及处理具体工作上无法得到他的满意。”

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的牛犇对BBC说,四中全会将为坊间高官落马传言提供具体数字——出席人数将反映有多少中央委员会成员已遭调查。

“除去病假和出差部分,如果与去年相比空席人数大幅减少,将清楚反映近期纪律整肃的力度。如果出席率骤降,将成为迄今最明确的公开信号,显示整肃范围之广。”

牛犇认补充,整肃有助于强化纪律,但也可能抑制主动性,使治理趋于僵化、反应迟缓,更易出现如武汉早期疫情隐瞒等失误。“这是习权力的代价:体制变得更干净、更服从,但也更谨慎——有时甚至更脆弱。”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9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