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除了他之外,谁敢在乱世称顶流?(图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柴荣意识到,如果想要成就大业,就要先打好基本盘,他必须改革。


要改革,首先就要澄清吏治。

在驭下这一块来说,柴荣是十分严苛的,例子也很多。


登基第一年,有个叫做薛训的将军,薛训手下有个粮官,负责征收粮食,这个粮官在工作的时候,经常盘剥百姓,薛训懒得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包庇纵容,柴荣知道后大怒,直接削去了薛训的所有职务,并将其流放到了沙门岛。

还是登基这年,有个叫做郝光庭的人,是供奉官,这个职务还属于是皇帝的近臣。

郝光庭在民间为非作歹,被柴荣察觉,柴荣一句话没说,直接派人把郝光庭给绑送闹市,公开处死。

有个叫做孟汉卿的将军,替朝廷收税,有敲诈百姓的嫌疑,多收了一点损耗,柴荣马上就让孟汉卿自尽了。

有必要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损耗是什么。

我们知道这古代的老百姓啊,大部分都是农民,他们种地是要交税的,但是这个税,有些时候不是交钱,而是交实物,比如交粮食啊,交布匹啊,交丝绢啊这种。

那这些实物,不是说有衙门的人来收,而是由百姓自己运输到官仓去的。

在运输的过程中,路上撒一点,人吃一点,再加上风吹雨淋,容器破损,就难免会产生损耗。

粮食入库之后,还会受潮发霉,还会被老鼠偷吃,这都是损耗。

反正损耗多了去了,而且几乎都是不可控的。


那么官府为了弥补这种损耗,往往在征收实物的时候,就会多征收一些来补足这些损耗,比如正常要收一百斤,但是不可避免的损耗有五斤,那么为了补足这五斤,实际上收的可能就是一百零五斤。

这个损耗的尺度,其实没有作者说的这么透明,真正执行起来是非常模糊的,一模糊,就会给负责征收的官吏巨大的操作空间,清廉一点的官吏,也许多收百分之三到五,正好把这个损耗补足就行了,那要是贪官污吏,他收百分之二十也是他,他收百分之五十也是他,反正就是极尽压榨之能事呗。



(周世宗柴荣 青年 想象图)

孟汉卿收了多少,那不知道,从史料的体现上来看,应该不说,就是多收了一点点,但柴荣知道后怒不可遏,立刻就要了孟汉卿的命。


要知道,孟汉卿不是普通将领,他是朝廷的左羽林大将军,这个职务是皇帝亲卫部队中的最高指挥官之一,但是皇帝说杀就杀,眼睛不眨一下。

楚州兵马都监武怀恩,因为擅自处死降卒,被柴荣判处死刑,楚州防御使张顺,因为贪腐,被柴荣赐死。

看得出来,柴荣不好惹,脾气很不好,动辄就要杀人。

在当时的法律体系下,有些人是罪有应得,但也并非事事都是如此。

我们看来这一段记载:

《旧五代史·世宗纪六》:禀性伤于太察,用刑失于太峻,及事行之后,亦多自追悔。

说周世宗啊,他就是一个明察秋毫的人,而且为人做事,对自己,对别人都很严苛,所以他施用刑罚的时候,就会过于严厉,动辄就是重刑,但是等到事后,皇帝也会觉得自己不对,也会后悔。

我们再看这段记载: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