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難民: 誰接難民?歐洲多國攤牌:寧願掏錢 不願開門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歐盟在改革其長期飽受爭議的移民(专题)與庇護體系上再遇挫折。原定於15日發布的年度移民評估報告被推遲,歐委會內部人士10月15日證實,報告尚需“數周潤色”。這份關鍵文件本將決定哪些成員國面臨“移民壓力”,並啟動一項旨在公平分攤責任的“團結機制”。然而,隨著各國在如何分擔負擔的問題上分歧加劇,新規則的實施前景蒙上陰影。這意味著圍繞“誰該接收更多避難者”的拉鋸戰將繼續發酵。

綜合歐洲新聞台(Euronews)和美國政治新聞網歐洲版(Politico.eu)報道,根據2024年生效的《移民與庇護公約》(Pact on Migration and Asylum),歐委會每年須評估各成員國的移民壓力,並配套公布“團結池”:至少安排3萬人次的重新安置名額,同時籌集6億歐元資金。各國可三選一——接收指定數量的避難者、按每人2萬歐元折算出資,或提供人力物力支援。該方案一旦提交,只有代表65%歐盟人口的15國聯名才能否決。


然而,從盧森堡傳來的信號顯示,多數國家更傾向於“掏腰包”了事。比利時移民大臣范·博敘直言本國接收系統“已滿”,只能出錢;荷蘭政府將“付費不接收”寫進執政協議;瑞典大臣福塞爾抱怨“過去十年已接收太多”,暗示不再擴容;芬蘭極右翼內政部長蘭塔寧則幹脆拒絕:“我們顯然不會接。”

若“人人掏錢、無人開門”的局面成真,團結機制將被迫轉向“境外審案”——不轉移人,只轉移文件。意大利與希臘去年應按《都柏林規則》(Country responsible for asylum application)處理的大量案件至今積壓,令“替代方案”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歐委會原本希望借報告為“承壓國”及時輸血,如今延期使政治風險陡升。歐洲政策中心分析師奈德哈特警告,若成員國拒絕執行已達成的規則,將損害歐盟庇護系統可信度,可能導致申根區恢復邊境管控、外部邊境驅回移民等嚴重後果,還會助長極右翼勢力。


數據也在改寫傳統格局。歐盟庇護局最新統計顯示,2025年上半年德國失去“頭號避難目的地”頭銜,法國(7.8萬份)與西班牙(7.7萬份)取而代之;西班牙二季度批出1.61萬份保護身份,占全盟四分之一,首次領跑。壓力版圖的變化,讓“誰幫誰”的談判更加復雜。

丹麥移民大臣斯托克倫透露,各國對“互認避難決定”仍分歧巨大,即便丹方提出修正稿,也未能彌合裂痕。歐盟移民委員布魯納只得反復強調“時間緊迫”,呼吁各國在明年6月大限前拿出誠意。

眼下,歐洲議會公民自由委員會已應德國議員西佩爾之請召集緊急會議,要求歐委會給出延期理由與後續時間表。而在各成員國首都,“掏錢免接”的算盤聲依舊辟啪作響。移民議題再次成為檢驗歐盟團結的試金石,只是這一次,硬幣的另一面寫著:若團結只論金錢、不論責任,申根與共同庇護體系或將被迫支付更昂貴的政治代價。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1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