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2025诺贝尔奖宣布结果后,获奖人却"失联"了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10月6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当全世界都在寻找新科诺奖得主之一的弗雷德·拉姆斯德尔时,他正在美国爱达荷州的偏远山区徒步旅行,远离尘嚣,过着“最好的生活”。


与此同时,跟他一起获奖的玛丽·E·布伦科看到瑞典的来电号码,直接当作垃圾电话拒接。直到丈夫告诉她获奖消息,布伦科还以为是恶作剧,说:“别傻了!”

面对这样的科学家,诺贝尔委员会秘书长不得不幽默地表示:“我请求他们,如果有机会,请给我回电话。”


这些有趣、温馨的瞬间,让严肃的诺贝尔奖增添了浓浓的人情味。它让我们看到,即便是顶尖的科学家,也有着非常真实和可爱的一面,同时也折射出一个深刻的话题:科学家应如何平衡科研与生活?

毫无疑问,科研是一场探索未知的漫长征程,需要研究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也给外界一个刻板印象,科学家就是要废寝忘食、穷经皓首,就是要“板凳要坐十年冷”,就是要“两耳不闻窗外事”。这种过度工作文化也常常被美化,成为赞美科学家的某种标配。

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获奖者,为了揭示外周免疫耐受的机制,也的确耗费了多年心血。坂口志文从1995年做出第一个关键发现,到最终阐明完整的免疫调控机制,历经十余年的艰辛努力。布伦科和拉姆斯德尔也在寻找致病突变基因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最终才确定了“Foxp3基因”这一关键遗传“开关”。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无疑需要长年累月投入,忍受无数次失败挫折,才能迎来成功曙光。




三名科学家因在外周免疫耐受方面的研究贡献获得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要过苦行僧一样“暗无天日”的生活。拉姆斯德尔的选择,就打破了人们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和可能。

据悉,这位科学家长期秉持“回归自然”的生活理念,每年都会抽出时间进行野外徒步。此次他选择的路线,位于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预计将持续数周。这表明,他在忙碌的科研工作之余,保有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这种习惯不是对科研的背离,而是另一种形式的科研智慧。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当大脑处于放松状态,如漫步自然中时,默认模式网络会被激活,从而激发创新思维和突发灵感。因此很多时候,离开实验室不是研究的中断,而是科学精神的延伸。爱因斯坦就说过,他最好的想法是在散步甚至海上航行时产生的。

更重要的是,科学家也是“人”,需要人间烟火,需要亲近自然,需要情感链接,需要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科研是他们热爱并为之奋斗的事业,但生活中的其他美好事物同样不可或缺。平衡科研与生活,有助于科学家身心健康、人格完整和精神自由,有助于塑造健康积极的科研文化,有助于保障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很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有一个有趣的灵魂。众所周知,爱因斯坦爱拉小提琴,尽管他的姿势非常不专业,还以跟不上音乐节奏而著称;另一位诺奖得主理查德·费曼,在物理学界如同摇滚明星般存在,他的“十项全能”包括演奏桑巴鼓、举办自己的画展、破译玛雅文明的象形文字、研究如何撬开保险柜的锁,甚至还组建了一个乐队;华裔诺奖得主朱棣文则厨艺精湛,被同事戏称为“诺贝尔级的大厨”⋯⋯这些科学家的生活选择,展现的是一种完整的生命状态。在他们的世界里,科学成就与个人生活并非对立,而是相互滋养。

近年来,国内科学界常常传来令人扼腕痛心的消息,正值科研黄金年龄的学者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今年比较典型的两例,一是3月5日,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储氢材料领域的领军人物刘永锋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逝世,年仅48岁;二是9月21日,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胡大乔在给新生上课时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3岁。他们都长期承受着科研项目压力,经常熬夜加班,生活的美好成为一种奢侈。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