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高市早苗的"C位史"或成她出任首相的软肋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10月4日,日本(专题)自民党总裁选举降下帷幕。前经济安保大臣高市早苗在决选阶段以185票对156票战胜她的对手——担任农林水产大臣的小泉进次郎,成为自民党第39任总裁,也是该党自1955年成立以来第一位女总裁。如无意外,高市也将成为日本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首相。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4日,日本东京,日本自由民主党新当选总裁高市早苗在赢得自民党总裁选举后发表演讲。视觉中国


这场选举的结果让很多观察家跌破眼镜。在初选阶段,高市在294张议员票里只拿到64票,低于小泉的80票和官房长官林芳正的72票,但在295张党员票中却收获119票,合计有183票,最终与合计得票第二(164票)的小泉进次郎进入决选。

鉴于选前的调查中,高市在自民党议员中得票不及小泉和林芳正,很多人预测她可能在决选时重蹈去年被石破茂逆转的覆辙。然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高市不仅以36比11的地方票力压小泉,还以149张议员票反超小泉的145票,成为自民党历史上第一位女总裁。

谁助力高市早苗在决选中逆袭?

据分析,高市在决选阶段增加的85张议员票,主要来自在初选阶段被淘汰的前经济安保大臣小林鹰之和前自民党干事长茂木敏充的阵营,也有原本投林芳正的议员。缘何这些人会转而支持高市呢?观察家们认为,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觉得44岁的小泉资历还浅,缺乏历练,难以充当“日本丸”的掌舵人;二是受初选阶段近一半党员票投给高市的影响,有迎合党内“民意”的考虑;三是希望让日本诞生第一位女首相这一堪称历史转折点的变化来逆转自民党日渐低落的支持率。

由于在野党无法推举统一候选人,高市将在10月15日召开的临时国会上当选日本第104任首相,也是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这将圆了她25年前的一场“梦”。


2000年4月,高市与松下政经塾毕业的国会议员合作撰写了一本题为《21世纪·日本的繁荣谱》的政论集。她以《高市内阁诞生》为题写了一章。文章开头就如此畅想道:“2010年10月,自民党总裁选举后,参众两院举行全体会议,选举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为内阁总理大臣。”其实,这时候高市仅仅是一位当选3次、根本不入自民党大佬法眼的“菜鸟”议员。

日本“繁荣谱”能够实现吗?


高市在当选总裁后发表的获胜感言中,言之凿凿地声称她将和自民党议员一起努力,谱写自民党历史的新篇章,让日本列岛更加强大、更加富裕,留给下一代。

她的这一承诺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兑现呢?坦率地说,高市面临的内外挑战远比她想象的严峻。她设想的日本“繁荣谱”恐怕很难成为现实。

首先,高市无法恢复选民对自民党的信任。在过去一年里,自民党已接连在众议院、东京都议会选举、参议院选举中遭遇“三连败”。其中固然有石破内阁执政乏善可陈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民众对自民党“黑金”政治的痼疾越来越难以忍受,强烈要求清算沿袭已久的结构性弊端。

石破茂曾经摆出要与“黑金”政治决裂的姿态,但受到党内各种势力的掣肘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他的继承人理应顺应民众的期盼,在政治资金改革问题上拿出勇气和决断。然而,从高市在竞选期间的表态来看,她极力标榜自己是“安倍继承者”,甚至主张让因为深陷“黑金”丑闻而被边缘化的原安倍派大佬再次出任要职。这种倒行逆施最终只会让选民感到失望,难以挽回自民党持续流失的民意支持。

其次,高市缺乏重振日本经济的灵丹妙药。今年以来,由于美国特朗普(专题)政府发动关税战,作为美国在亚洲最大盟国的日本也备受压力。出口萎缩、物价上涨,日本民众不堪生活成本剧增的压力,普遍要求政府拿出有效的应对方略。高市从未担任过经济阁僚,身边也缺乏得力谋士。她是“安倍经济学”的铁杆支持者,在竞选期间提出的“早苗经济学”其实就是“安倍经济学”的翻版。她多次表示假如当了首相后就要实行大胆的金融宽松政策,加大投资力度,尤其是半导体、产业机器人、量子计算机等尖端科技领域。但是,日本国债规模目前已达GDP的266%,过度的刺激或将加剧财政风险,高市施展拳脚的空间相当有限。如果她不能在短时间内拿出振兴出口、平抑物价的有效措施,选民迟早也是要对她说“不”的。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