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研究報告:中國用15年 成功吸引8成海歸人才回國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正當法國咨詢公司Syntec聯盟警告人才流失至海外時,與歐洲法國情況不同的是,中國卻成功說服其前僑民回國,因為吸引人才的競爭愈演愈烈。中國如何用15年多時間成功吸引約八成的留學生“人才”回國,海龜人才蜂擁國門,引發法媒關注。


根據法國全天候新聞台 BFMTV指出,去年,意大利前總理馬裡奧·德拉吉在其關於歐洲脫離接觸的報告中發出警告說:歐洲大陸正在急劇失去他們的“大腦”人力資源。

德拉吉特別引用了歐盟委員會2020年發布的一項研究,該研究列出了受這一現象影響最嚴重的國家:希臘(入境人數為10人,出境人數為6人)、意大利(入境人數為10人,出境人數為7人),以及法國,該國入境人數為10人,出境人數為9人,呈現淨“赤字”。相反,美國的結果(至少在唐納德·川普上任之前)呈正增長,入境人數為12人,出境人數為10人。


中國是長期面臨這一問題的國家之一。在那裡,這些大腦留學生被稱為“海歸”,字面意思是“海龜”。這個富有詩意的綽號指的是那些出國證明自己後再回國的中國學生。

從1978年開始,鄧小平開放了中國經濟,並鼓勵學生出國留學。當時,中國的大學缺乏哈佛或劍橋那樣的聲望。對於這些經濟精英來說,出國留學往往意味著永久的離開。1978年至2006年間,只有四分之一的中國留學生回國。中國正經歷著人才的流失。

2008年金融危機的轉折點:


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以及隨之而來的全球金融危機改變了這一格局。面對這場猛烈的沖擊,西方失去了吸引力和競爭力。

近二十年後,情況發生了逆轉:每年有50萬到70萬中國留學生,超過80%的人回國。中國當局不再談論“人才流失”,而是人才的“循環”。人才的聚集將助力中國崛起成為科技強國。




中國的大學和研究實驗室在人工智能領域已經占據了顯著的位置,正如飛達咨詢創始人、北京大學畢業生李春燕所解釋的那樣:

如今,中國的大學正在培養優秀的工程師。例如,清華大學相當於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或法國的巴黎綜合理工學院。而且,看看那些從清華大學畢業的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他們並不一定需要出國深造。

中國,人工智能先驅們遠赴美國,前往美國最好的實驗室。回國後,這些“海歸”們意識到,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擁有無與倫比的數據量,因此為訓練和開發人工智能提供了一個強大的平台。這可能在全球人工智能爭奪戰中帶來決定性的優勢。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