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無聊的潮人,又開始往脖子上拴繩了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時尚是一種丑陋的形式,以至於無聊的人類每過半年就要更新一次。


當四平八穩的極簡主義、中性色崇拜統攝人類美學多年後,受夠了的潮人們終於決定整點新活:

比如,往自己脖子上拴根繩。


在剛剛結束的2026紐約時裝周上,一個名為波洛領帶(Bolo Tie)的單品正在悄然占據秀場一角。

“當我還在研究串珠項鏈的時候,又發現了這個新趨勢。我敢說,這個低調的新潮流,在這季的紐約時裝周肯定會滿地都是,所以趁早入手才是明智的。”

日前,Marie Claire 的時尚電商編輯Julia Marzovilla這樣說道。

“波洛領帶回溫了嗎?那當然!”

在 Google 等搜索引擎上也出現了相應趨勢,數據顯示,自今年 5 月以來,相關關鍵詞的搜索量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這一現象和近兩個月來頻繁舉辦的各大秀場脫不了幹系

波洛領帶是啥?

它其實就是一根皮繩或者編織繩,再配上一個可以上下移動的扣子,上面通常鑲嵌著綠松石或者其他銀制飾品。為了防止滑扣掉落,帶繩的兩端也會有小金屬帽,乍一看有點像帽衫的繩子。


這種飾品起源於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西南部,是當時美洲原住民文化,如霍皮族、納瓦霍族、祖尼族和普韋布洛族銀匠傳統的一部分。

由於部分滑扣習慣使用印第安圖騰與紋樣,與傳統西方男裝的規整幾何設計有很大出入,因此也被視為一種“優雅的野性表現”。




換扣是波洛領帶主要的玩法之一。它的組成部分雖然簡單,但通過材質、顏色和形式的搭配與結合,可以讓最終成品呈現出不同的風格。

傳統的人一般會選擇經典的銀制飾品與綠松石的結合;若偏好文藝的森系風格,可以更換為淺色的石質領扣與白色的皮繩,甚至還可以根據愛好把拓麻歌子做成上下滑動的領結。

領結的位置也有講究。若是在稍顯正式的場合,可以系得很緊,使其貼近襯衫領口。而在日常的休閒場所,也可以系松一點,營造休閒隨意感。

而配飾的大小也與佩戴者的喜好與氣場密切相關。小扣簡約,大扣霸氣,沒有任何限制。史泰龍在新劇塔爾薩之王第二季中便佩戴了新月馬蹄形狀的領帶,並以一枚巨大的寶石作為亮點,襯托他的沉穩氣場。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4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