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翟欣欣案的反思:捞女叙事只会助长更多婚恋困境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据媒体报道,2025年9月19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以敲诈勒索罪判处翟欣欣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专题)十万元,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魏某某等人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7万余元。


关于这起案件,有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话题,从敲诈勒索罪的定罪逻辑到舆论场中的“捞女”叙事,再到大众对于婚姻本质的反思,早已超越了个案本身。




翟欣欣案中的刑事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本案案发于2017年9月,当时苏享茂不堪前妻翟欣欣的威胁和催逼,留下遗书后坠楼身亡,引发公众关注。2018年,苏享茂家属正式起诉翟欣欣要求退还财产,并追究法律责任。直到2023年3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才作出民事判决,认定翟欣欣离婚过程中采取了胁迫方式,是导致苏某某自杀的重要因素;判决撤销离婚赔偿协议,翟欣欣退还现金、汽车、珠宝总计近千万元,撤销翟欣欣海南和北京两套房产的个人所有权。

此案的刑事立案是在案发六年之后的2023年,一审判决作出又过了两年多的时间。本案耗时颇长的诉讼周期,说明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敲诈勒索案。如何界定“婚内索财”还是“敲诈勒索”,这是对法律适用的极大考验。


敲诈勒索罪是一种典型的财产犯罪,必须以行为人主观上的非法占有为目的。非法占有,指的是何种非法呢?简单来说,就是以威胁或者要挟的方式获得那些本不属于你的财产。按照这个解释,为了讨债去威胁他人,不构成此罪,因为对方欠的债本就是属于你的财产。而对于有争议的、带有不确定权属的财产,行为人进行有威胁意味的索取,可以解释为行使民事权利,同样不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比如钉子户以举报开发商违法行为相威胁索取巨额补偿款,就不构成敲诈勒索罪。

翟欣欣案件中出现了离婚事由,这是本案认定敲诈勒索罪的困难所在。一般认为,以合法婚姻为基础的离婚,双方就财产分割提出要求进行谈判,是处在法律允许和保护的范围之内的,即便使用了威胁手段,也应当排除财产犯罪。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一对夫妻离婚离得十分难看,一方以举报另一方的性丑闻或其他违法、犯罪事由相威胁,另一方陷于恐惧而不得不让步,使得财产分割得极不公平,即便事后分配协议可被撤销,但实施威胁的一方也不会构成敲诈勒索罪。


当然,刑法也没有绝对放弃对这种恶意索财行为进行否定评价的可能,不构成财产犯罪,但可能构成其他犯罪。假如为了索要离婚财产,限制配偶人身自由的,可能构成非法拘禁罪;传播配偶丑闻、散布配偶的个人信息的,可能构成侮辱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回到本案,只要二人有合法婚姻,就必然与敲诈勒索无关吗?凡事无绝对。具体而言,追诉难度确实比较大,控方必须证明二人虽然存在短期婚姻,但争议财产是苏享茂的个人财产而非共同财产,从而对翟欣欣索取财产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全盘否定,才能证成敲诈勒索罪。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