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北京: 倒計時!美歐關注北京是否助紂為虐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國際社會圍繞伊朗核問題的外交努力可以說已經破裂。除非發生意外反轉,28日零時起,伊朗將重新面對此前一度隨2015年核協議簽署而暫停的全部制裁措施。這意味著已經在美國制裁之下的伊朗,許多經濟領域又將受到重新啟動的多國制裁壓力。


如果說經濟制裁的實際效力經常引發爭議的話,如今與西方關系緊張的中國俄羅斯這兩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否遵守相關制裁使得這些措施的效力具有更多的不確定性。

2015年伊朗核問題協議簽署方英、法、德三國於8月底宣布啟動該協議簽署時規定的自動反彈條款的機制,認為伊朗未能遵守在該協議中的承諾,要求全面恢復對伊朗的制裁。這項自動反彈機制是2015年,英、法、德三國加美、中、俄就伊朗核問題艱難達成的協議中一個特殊的條款。旨在簽署方認定對方未能履行承諾的情況下,自動恢復隨協議簽署而暫停的制裁措施。而且,所謂自動啟動機制雖然需要30天的期限,如果在此期間相關各方仍未找到任何解決辦法,即使是安理會成員也無法以否決權制止該機制啟動。


聯合國安理會26日曾就中俄兩國提出的延期6個月的建議表決,但安理會15個成員中,只有四國支持中俄提議,9個國家投票反對,另有兩國棄權。也就是說,從此刻開始到28日零時的幾個小時,這些制裁措施啟動已經進入倒計時。

2015年伊朗核協議意在阻止伊朗發展核武器的企圖。但是,2018年,美國在川普第一個總統任期間宣布單方面退出後,該協議其實已經名存實亡。歐洲雖然持續保持與伊朗對話,並幾次三番與伊朗談判。但負責監查伊朗核設施的國際原子能機構多項報告顯示,伊朗正不斷推進其濃縮鈾提煉。美歐各國深度懷疑伊朗試圖發展核武器,但伊朗當局始終堅持,其提煉濃縮鈾的目的是發展民用核能。

不過,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最新數據顯示,伊朗已經擁有450公斤濃度高達60%的濃縮鈾。無論是從存量還是從濃度來說,都已經遠超出了協議規定的上限,正接近軍事用途的水平。川普2025年1月20日重返白宮後,在阿曼國作為中間人的支持下雖然舉行了幾輪談判,但這些努力也隨今年6月以色列美國的軍事行動而中斷。




2025年9月25日,伊朗首都德黑蘭一廣場上,為紀念80年代的兩伊戰爭以及2025年6月的12日戰爭而展示的國產導彈。背景是伊朗精神領袖哈梅內伊(中)和在12日戰爭中喪生的伊朗將領頭像。 AP - Vahid Salemi


過去一周間,有關各方借聯合國大會第80屆年會之際在紐約多次舉行高層會談,但顯然這些外交努力都未能逆轉僵局。

那麼,如無最後時刻的反轉,27日子夜過後將發生什麼呢?

首先,伊朗已經面對的美國早已重新啟動的制裁措施之外,將再加上其它聯合國成員根據聯合國此前通過的決議規定的各項制裁措施。這不僅包括對伊朗的常規武器禁運,不得向伊朗出售或轉讓武器,而且也禁止對伊朗進口或出口與核武以及彈道導彈開發計劃相關的物資和技術。與伊朗核武以及彈道導彈開發計劃有關的海外個人或團體的資產將被凍結。相關人士也會被禁止國際旅行伊朗的銀行和金融系統也將因為這些制裁措施而受到限制。而且,歐洲聯盟此前也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制定了自己的制裁措施。希望以直接對伊朗經濟形成的影響,阻止核擴散網絡的運行,讓伊朗政權為其發展核武器的行為付出經濟代價。

外交努力破局無疑意味著緊張關系可能會進一步升級。伊朗外長日前已經提出抗議,指責歐美國家毫無誠意,無視伊朗做出的努力。伊朗總統27日離開紐約前,也試圖將談判破局的責任推給美國,他表示,美國要求伊朗交出手中所有濃縮鈾,以換取暫緩重啟全面制裁,而這是伊朗不能接受的。作為對重啟制裁措施生效在即的回應,伊朗27日宣布召回駐德國法國英國的大使。不過,伊朗總統日前還是排除了伊朗退出國際核不擴散條約的可能。而且,國際原子能機構日前也證實,該機構的監察員已經根據與伊朗在9月初達成的新協議,恢復在伊朗的核查工作。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1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2 秒